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每週一晚間十點
搜尋表單
搜尋
特別企劃
影音中心
主題網站
認識我們
電子報
搜尋
您在這裡
首頁
»
發燒議題
發燒議題-依議題分類
發燒議題
2018
06/26
【文章】台灣獼猴被降級引論戰
2018
05/21
逃不走的環境難民|訪台大海洋所戴昌鳳教授
2018
04/09
國土計畫大挑戰|解決台灣土地失序問題
2018
04/02
城市新藍帶|大灣草圳喚醒台北水路記憶
2018
03/26
等不到鰻苗回來|來自深海的警訊
1 of 19
下一頁 ›
熱門議題分類
+
樹木保護
溪州老樹群的未來|彰化溪州糖廠興衰的見證
一級木失竊記~塔曼溪直擊
許一個好公園
圖書館戰爭
當路遇見樹|大巨蛋移樹風波
保住一片林
委屈了 行道樹|樹木在城市的真實生活
與樹共棲|什麼才是正確對待樹木的方式?
人與樹
樹木之死(上):松材線蟲入侵火炎山馬尾松林
+
台鹼安順廠
以身為證:中石化台鹼安順廠受害的居民和土地
為健康把關(一):黑色大地|污染土地下的食安隱憂
工業遺毒:台鹼安順廠留下的戴奧辛
+
石門水庫
給我一杯乾淨水|北台灣飲用水源的隱憂
搶水大作戰
+
206地震
【花蓮206地震】大震之後|受損建物的修復難題
【花蓮206地震】震撼‧花蓮|震出建築耐震不足與土壤液化危機
變形之島 (2018回顧版)
處陷思安|土壤液化災區的重建難題
我的房子安全嗎?|從房屋健檢落實居家安全
處陷不驚|液化潛勢區該如何規範?
【美濃地震】206的震撼|台南維冠大樓倒塌震出的問題
+
人猴衝突
【文章】台灣獼猴被降級引論戰
花果山無疆界|人猴相處之道
猴城恩仇錄|人與猴混居的泰國古城
【台灣獼猴】邊緣求生:人與猴的攻防戰
撤退:野放台灣獼猴
猴祭
獼猴失樂園
台灣靈長類系列(二) 變臉
入侵猴山
+
古蹟保存
涌翠閣的地方創生|雲林歷史建物修復再利用
老屋再生之後|空間經營的挑戰
留下來的古蹟|讓老建築再現風華
學校老宿舍的新命運|彰化高中日式舊宿舍何去何從?
搶救張家古厝竹塹林|現代的文資保護,該有何種新作法?
記憶溫羅汀|文化界人士呼籲保存名人故居
聆聽北門|台北城門的故事
魚市場的運河味
搶救西門商場
淡水消失了
老戲院的悲喜今生|老戲院復興運動,全台發起中!
你聽過省府宿舍嗎?
搶救左營老聚落|保留清代百姓生活空間
+
土地徵收
拉瓦克的城市家園|城市原住民部落的拆遷問題
鐵路地下化風暴-南鐵反迫遷
鐵路地下化風暴-鳳鐵反重劃
黎明前的抗爭|土地重劃造成迫遷問題
清水農地大開發|居民反對工業區進駐
改土地的名|龍埔里居民反三峽麥仔園都市計畫徵收
灣寶‧後樂園
野蠻遊戲|為守住農地不斷抗爭的灣寶農民
我家被徵收|林口A7的預標售
灣寶農民戰役|後龍科技園區趕走西瓜田
大埔農地受難記|農民泣訴土地徵收是滅農條款!
灣寶西瓜保衛戰|不讓西瓜田變成科技園區
+
都市更新
一木換一墓|環保樹葬的新思維
搶救張家古厝竹塹林|現代的文資保護,該有何種新作法?
記憶溫羅汀|文化界人士呼籲保存名人故居
城市變形記|扭曲的城市容積失控中?
+
動物福利
當動物變成寵物(上)|被排除在動保法管理範圍的「新興寵物」
當動物變成寵物(下)|非狗貓寵物的動物福利
豬的最後一哩路|推動屠體評級制度
零安樂前夕
當野保遇上動保|遊蕩犬攻擊野生動物的待解難題
走,小島紮貓去!|減少偏鄉流浪貓狗數量
浪犬零安樂
吃一顆好蛋|改變傳統格子籠飼養模式
街貓日記:流浪貓在街頭
動物園的迷思|我們為何要圈養野生動物?
+
廢棄物管理
馬頭山的生態秘密|反對設置掩埋場的理由
光電循環之路|廢矽泥和廢棄太陽能光電板再利用
惜食運動|計畫性採購 避免剩食產生
海岸上的生態樂園|台南城西防風林
【掩埋場】山雨欲來馬頭山之二|設場後的影響
【掩埋場】山雨欲來馬頭山之一|地下水及地質爭議
【龍崎掩埋場】源頭上的掩埋場|台南牛埔里居民憂心影響地質及用水
再利用的真與假-脫逃的底渣
再利用的真與假-魚塭養出廢棄物
廚餘再生之路|既是能源也是肥料
失控的零廢棄|焚化爐底渣違法傾倒回填
掩埋台江|城西防風林開發恐毀生態
掩埋馬頭山|高雄旗山居民組自救會抗爭
高山瀑布奇觀
小琉球垃圾的旅程|垃圾減量行動展開!
小心毒房客|不法集團承租廠房囤放事業廢棄物
保麗龍的難題
中國垃圾 台灣買單
滲眉埤悲歌
盜賣農地|新竹水源頭保衛戰
真假產品:事業廢棄物變身再利用產品進農地
田毒|爐石回填污染農地、地下水
進口五金救經濟?|提煉貴金屬的環境代價
填海
再利用的真相
垃圾山大改造|從城市毒瘤到河畔綠地的變身行動
填害造島
廢棄物變形記|脫硫渣的脫逃
追著毒物跑|沙鹿、龍井非法棄置的污染現場
爐碴風暴(上):全台的有害廢棄物
爐碴風暴(下)
爐碴何處去|各地頻頻發生爐碴非法棄置事件
高屏溪‧想要呼吸
逐臭之夫|與垃圾為伍的生活
東山這六年|反永揚掩埋場的抗爭行動
灣裡與二仁溪|台南灣裡的廢五金時代
歷史的傷痛─二仁溪|廢五金和熔煉業導致河川重金屬汙染
黑色恐怖|流竄各地的有害廢棄物
為健康把關(一):黑色大地|污染土地下的食安隱憂
廢電池的明天|如何有效推動乾電池回收?
農地盜挖大追擊
趕走惡鄰居|居民反對竹科設汙泥焚化爐
東山風雲|永揚掩埋場揭開環評制度的問題
沙坑風暴|新竹縣沙坑掩埋場設置爭議
急急如律令|歐盟環保法規對台灣電子廢棄物的衝擊
台灣廚餘日記
火的代價|非法堆置場火警
北基合作
【廢棄物處理】焚化台灣 |一縣市一焚化爐政策能解決垃圾問題?
重返枕山|究竟是汙泥還是培養土
焚化集集|地方反焚化爐的連署行動
斯土安康|安坑居民長期抗戰反掩埋
【垃圾政策】新北反掩埋|永保安康
資源再利用|廢塑膠的春天
在綠草如茵背後|三峽垃圾掩埋場封場後
焚化之火
焚化之爭
焚化之島
修復再利用|廢家具的第二春
我家旁邊是垃圾場|新竹關西垃圾掩埋場污水滲出衝擊環境
都市靜脈之旅|讓資源在城市循環
淡水河垃圾地圖|沿河堆置的垃圾山
新垃圾大戰|真的需要這麼多座焚化爐嗎?
無價的消費
烏塗求生記
看不見的毒害|遭重金屬汙染的土地和地下水
揮別棄土場
垃圾保障村
漂流的生靈
這是你喝的水嗎|事業廢棄物汙染水源地
燒不盡的恐懼|彰化居民反對焚化爐
烽火燎原|各地反焚化爐的聲音四起
廚餘變黑金|廚餘回收當堆肥
綠色煉金術|民間做資源回收
廢土的旅行|九二一地震後營建廢棄土
人間痛土(下):彰化芳苑非法棄置場密度最高
人間痛土(上):高雄仁福村的有害廢棄物
+
921地震
變形之島 (2018回顧版)
【六二水災】暴雨下的治水工程|重新檢討人類工程興建與管理
穿越斷層帶|國道4號台中環線豐潭段
十年‧九二一
溪底遙的柳丁夢
回歸自然
再會吧!九二一
鹿谷媽媽來辦桌
災民不見了|九二一震後三年的南投中寮生活
如果沒有921|桃米里和珠格里會是什麼樣子?
柳暗花明|結合生態教育的種苗場
天然漆之歌|埔里文物館傳承天然漆產業文化
種子的信仰
回不了的家
活水鬥陣俱樂部
故鄉的顏色|用自然素材開一間染坊
永平不老街|九二一災後重建
八色鳥與陸砂
春雨來臨之前
七彩湖之歌|布農族聖地的尋根之旅
窗外風景
山村一日|檳榔變綠林
水上農夫
檳榔樹下的獵人
【災變系列】--不安的大地(下)|嘉義瑞里地震
【災變系列】-不安的大地(上)|台灣歷史地震災害
變形的家園|山坡地開發的危機
+
有機農業
種下本土中草藥|台灣中草藥產業的未來
長腳蛛來顧田|創造農民與生態的雙贏
土裡傳出中藥香|台灣本土中草藥的新契機
鷹許之田|兼顧生態種好筍
水田輕嘆
智取福壽螺|田間防治新嘗試
雉在官田|與水雉共好的菱角田
行健村的有機夢
倆佰甲的農村運動
貴仙師傅的緩慢農法
柚子,加油|麻豆青年回鄉開創有機文旦品牌
農青下鄉|與地方結合守護農村
仙草煉黑金|台灣仙草絕地大反攻
藍鵲茶革命|與藍鵲共好的有機茶園
千甲農場圓夢記|社區力量支持原鄉部落農業
漂在稻浪上的教室
大武山下的荔枝夢
有機十年
卵石的秘密
富爸爸 窮爸爸
有機香蕉
小蟲戰略
農場的童顏|用有機農業展開幼兒教育
自力救濟
大地之愛
+
新莊樂生
頂坡角上的傷痕|樂生院如何踏出重建的第一步?
1998年11月1日「我們的島」
樂生願:山坡蓋機廠興建背後的挑戰與反思
捷運闖天關
捷運掛急診|樂生療養院下的斷層危機
樂生912抗爭事件─來自地層的警訊
樂生風暴|世紀之病痲瘋病
搶救樂生老樹
+
老建築
學校老宿舍的新命運|彰化高中日式舊宿舍何去何從?
搶救張家古厝竹塹林|現代的文資保護,該有何種新作法?
守護竹東老宿舍|留下竹東林業發展史
你聽過省府宿舍嗎?
飛雁新村大搶救|留下城市歷史與綠地
+
人鳥衝突
走訪溼地|溼地的價值是什麼?
草原隱士的危機|滅鼠藥和鳥網威脅台灣草鴞
追鷹人的里山夢|為野生動物貸款買地
傻子們的生態農場 |花蓮富興農場推動生態農法
找尋秋天的聲音|不毒野鳥的友善農法
鶴喜
龍鑾潭的候鳥危機|土地開發導致棲地惡化
死亡陷阱|黑鳶在農地上的生存危機
搶救八色鳥
天地浮生|開發壓縮水雉、黑面琵鷺棲地空間
+
農發條例
水泥蝕田|農地上的豪華農舍
活著的力氣
再生的爭議
消失的宜蘭農地
+
再生能源
農電共生系列--走在漁電共生之前
農電共生系列--光電板下的新鮮事
光電循環之路|廢矽泥和廢棄太陽能光電板再利用
小水力 大創意|小小水圳也能發電
能源台灣-啟動轉型之路(上)|再生能源能不能點亮台灣未來?
Ortwin Renn 專訪 -德國的能源轉型怎麼走(上)
能源台灣-啟動轉型之路(下)|公民電廠能否成為趨勢?
綠能的選擇題|布袋鹽田發展太陽光電爭議
人人都是發電廠|實踐能源自主
送電到部落|點亮自主發電的未來
御風行|漁業、生態和離岸風電發展衝突如何解?
邁向綠能部落|發展再生能源實踐能源自主
農地上的發電夢|農業與太陽光電的結合
拿回我的一度電|讓屋頂成為發電基地
鄉村發電夢|發展社區微電網
廚餘找出路|用回收廚餘來發電
自然力學
能源時代-德國再生的希望
丹麥的承諾與挑戰
核能?不 謝謝!|丹麥終結核電之路
微型電廠時代|出租屋頂也能賺收入
未來電力時代
非核家園不是夢
能源再生‧全球浪潮
新能源革命
能源危機|解析台灣能源結構問題
動力新時代
上帝的禮物
不滅的阿波羅|台灣第一部太陽能車
+
觀光賭場
金門賭結局|公投反對開設賭場
金門賭希望|公投決定是否興建賭場
馬祖博奕-青年救故鄉
博奕門前-水土的代價
博奕門前-邁向金銀島
+
外來種入侵
黃瘋蟻入侵
椿象與小蜂|以蟲剋蟲防治有解
外來鳥迴旋曲│埃及聖䴉、白腰鵲鴝、八哥到都市
蟻潮:當飼養螞蟻的熱潮興起
再見紅火蟻
松鼠大軍「偷渡」金門|啃咬水果、樹皮造成農業損害
進擊!外來蜥蜴_眾志:沙氏變色蜥
進擊!外來蜥蜴_悲歌:綠鬣蜥、綠水龍
蛙族‧新移民|外來種斑腿樹蛙、亞洲錦蛙入侵
獵人變身 —張景開
追緝絕色美聲-白腰鵲鴝|外來種入侵
蟲蟲入侵
互花米草搶灘戰役|金門灘地逐漸陸化
蜥蜴變奏曲|沙氏變色蜥來到台灣
【寵物鳥】外來鳥入侵|畫眉鳥的悲鳴
【鳥類保育】籠內籠外|本土綠繡眼的生存危機
兩爬淒歌|兩棲爬蟲類的悲慘命運
異域澤蘭|外來種小花蔓澤蘭強勢侵台
入侵淺山:強勢的外來藤蔓植物-香澤
飄洋過海到台灣
大發生
+
核能安全
首爾大學環境學院尹順真教授專訪
能源台灣-便宜的代價(下)|台灣須加快節能腳步
能源台灣-便宜的代價(上)|未被算入的環境成本
在福島與輻島之間|核災後漫長的重建之路
核燃料的未知旅程|核一核二用過燃料棒何去何從?
漂洋過海核污染
地震帶上的核電廠|耐震設計足夠應付大地震嗎?
【核一除役】核燃料的難題|哪裡能安全存放核廢料?
【核電爭議】309廢核遊行實錄|遊行人數史上破紀錄
【核電爭議】非核不可?|台灣適合發展核電嗎?
輻射食品吃多少|日本核災後的食安隱憂
【福島核災】再見 無核之夏|日本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核電
栓不住的真相|核二廠發生世界首件錨定螺栓斷裂事故
核電廠補考記|從福島核災看臺灣核電廠的耐災準備
311的習題|身處輻射下福島居民的健康風險
黃色罐頭與我
核四 你好嗎?
核災最前線-福島核工的話
從廣島到福島
亞洲 核去核從
日本311核災|透明的恐懼-福島真相
核災後的健康影響|輻射暴露下的不安
輻射進餐桌|多少輻射劑量才能吃得安心
非核家園不是夢
核廢戰役
柏崎啟示錄
核廢浪潮
核廢料大風吹
非核家園|核四分包施工不安全?
核苦!何苦!|核廢料的難題
核廢料的Happy Ending?
反核生活家群相(下)
反核生活家群相 (上)
給我一座核四廠
核處是魚家|核電廠對漁業資源的衝擊
+
開路爭議
擋路護西港|西港外環道興建爭議
回到濕地歸鄉路|守護茄萣濕地
生活圈找活路|台南西港外環道開發爭議
193的幸福樣貌|花蓮193縣道拓寬計畫引發疑慮
一條道路,兩種環評?|東豐快速道路環境疑慮待解
193縣道的思考|拓寬道路就能解決壅塞的觀光車潮嗎?
【老屋保存】為老旅社轉個彎|保留關山嘉賓旅社
自然阿塱壹|「古」道「新」契機
香山農民的徵收人生
搶救神岡歷史浮圳|留下台灣中部地區開墾史
石虎需樂園|石虎棲地面臨開發壓力
水與路|東豐快速道路環評爭議
開路的正義
東海保衛戰
二十分鐘的代價|穿山越水的國道六號
後山路|蘇花高、北宜高開路的思考
台九甲線的前世今生
光復大路(下)|中橫開路後的衝擊
光復大路(上)|不停鏟土,倒退、前進的中橫公路
+
311日本地震
能源再生社會|日本小水力發電活化農村
核食能安?III|藏在食物裡的不安
核食能安?II|開放核災區食品引發食安爭議
核食能安?|核污染重創福島農林水產出口
沉陷的復興
在福島與輻島之間|核災後漫長的重建之路
川內原發再稼働啟示|日本核電重啟?
吃進輻射?
漂洋過海核污染
地震帶上的核電廠|耐震設計足夠應付大地震嗎?
【核一除役】核燃料的難題|哪裡能安全存放核廢料?
輻射食品吃多少|日本核災後的食安隱憂
【福島核災】再見 無核之夏|日本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核電
【日本311地震】絆長路-安全的界線
安全的界線
【日本311地震】絆長路-瓦礫間的笑顏|日本災後重建之路
變形之島|台灣地震來臨時的防災準備
核電廠補考記|從福島核災看臺灣核電廠的耐災準備
311的習題|身處輻射下福島居民的健康風險
核災最前線-福島核工的話
從廣島到福島
亞洲 核去核從
輻射進餐桌|多少輻射劑量才能吃得安心
日本311核災|透明的恐懼-福島真相
核災後的健康影響|輻射暴露下的不安
【日本311】遠離輻島|福島核電廠下的生活
台灣大震之前-高風險區
台灣大震之前-核電危機
台灣大震之前-海嘯來襲
台灣大震之前
當水離家愈來愈遠|久美部落在山坡地開發下的用水困境
+
社區營造
【社區再造】當里長遇上馬哈|打造充滿農村景色的繪本公園
【農村再造】農村是座美術館|土溝農村美術館的故事
水上協奏曲
綠手指計畫|嘉義城市的綠化行動
山村一日|檳榔變綠林
+
漏油污染
黑油‧綠島|船舶軌跡來緝凶
金門黑潮 :莫蘭蒂颱風來襲
浩劫後的墾丁海岸|阿瑪斯的生態浩劫
油海風暴|阿瑪斯號漏油現場
致命的海洋|布拉格號漏油事件
+
莫拉克風災
大武部落好雞會|在森林裡養出優良好雞
紅葉部落的災後開發|反思風景特定區的開發腳步
佳暮部落的希望
八八風災三年後|未完的災後重建
廬山劫|塔羅灣溪兩側的地質風險
自主防災正起步|避災防險學習與災難共存
【610豪雨】大雨的試煉|極端降雨如何防範?
挽救五溝水溼地|找出兼具生態與防洪的方法
莫拉克‧失根的漂浮生活|八八風災的原鄉之路
歷坵小農復耕|部落復耕計畫
八八風災周年短片-雲豹的脫困之路
八八風災週年短片-紅茄農夫的暑假
莫拉克的災區報導人|不讓災民被社會遺忘
災區重生有機夢|莫拉克風災的部落重建
淹水惡夢不再來
莫拉克後的返家路|災區重建的長期規劃在哪?
災區向陽天
3952到0,我的故鄉高屏溪
水荒‧與水共舞
八八水災後的家園戰爭
八八重建-阿禮部落的微光願望
【2009環境紀錄短片】十八歲的這一年|在隆華國小
八八重建-那瑪夏的山上山下
長治久安|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
失序的國土
嘉蘭村的88山寨|部落的臨時安置之處
【災後重建】莫拉克風災過後|遷村的欲走還留
走出下陷區|產業重建之路
陳有蘭溪災區現勘|崩山 惡水 土石流
【莫拉克風災】當洪水退去|檢視佳冬、林邊救災系統
為何橋不定|超過百座以上橋梁毀壞
暴雨動山河|土石流的震撼
【莫拉克颱風】危險的河彎之處|台東知本溪、太麻里溪暴洪釀災
莫拉克颱風走後|還高屏溪一個公道
【莫拉克颱風】淪陷水中央|屏東佳冬的淹水成常態?
+
流浪動物
相遇在河濱
走,小島紮貓去!|減少偏鄉流浪貓狗數量
當野保遇上動保|遊蕩犬攻擊野生動物的待解難題
死刑犬的下一站|民間動物收容的力量
浪犬夢
流浪動物119
街頭的救贖
真假貓天堂|猴硐貓村的愛與愁
不只貓狗‧校園同伴動物
流浪動物之死‧誰之過?
棄犬潮|是誰背棄了信守一生的承諾
流浪狗醫生
+
台塑汙染
台化 再見?
廢水羅生門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六輕的賺與賠
對抗黑心污染
超標三十萬倍!!
【大投資 大溫暖?】石化篇
【大投資‧大溫暖?】鋼鐵篇
+
淡海二期開發
一起挺動物
汪菊的願望
+
六輕汙染
煙囪下的教室
家變-當大城遇上麥寮
六輕,誰能管?
與六輕為鄰:能否免於恐懼?
海岸的習題:海岸開發的衝擊
火燒台塑王國
【大投資 大溫暖?】石化篇
【大投資‧大溫暖?】鋼鐵篇
死海情深|六輕來了!麥寮漁民的哀愁
+
610水災
百日新政的試金石|檢視南鐵東移的政治承諾
【610豪雨】農 殤|農業該如何避災?
【610豪雨】果傷土殤心慌慌|看不見的農損
廬山劫|塔羅灣溪兩側的地質風險
【610豪雨水災】圍城危城|防禦工事擋得住大水嗎?
【610豪雨】大雨的試煉|極端降雨如何防範?
【610豪雨】大雨大雨一直下|高屏溪流域的山區部落
【610豪雨】給明天的警示|氣候災害的風險
反濱南之後|台南七股該怎麼走?
+
杉原海岸
失去的杉原灣|杉原棕櫚渡假村開發爭議
為美麗灣留白|環評審查能終結開發爭議嗎?
尋找美麗灣
【美麗灣開發案】杉原海岸攻防|海岸線開發爭議
家在杉原
出賣杉原海岸|沒有通過環評的美麗灣度假村
+
動物救援
鷹戀|貓頭鷹開放進口惹議
零安樂前夕
大寶 R.I.P.|嘉義外海抹香鯨死亡紀事
尋龜宿|為食蛇龜尋找安全的家
當野保遇上動保|遊蕩犬攻擊野生動物的待解難題
救援 | 以TNR減少流浪動物數量
猿 聲
流浪到台灣|紅毛猩猩悲歌
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黑熊搬新家
海豚迷路了
野生動物救援系列 紅毛猩猩流浪記
黑琵之家|研究黑面琵鷺中毒事件
海豚之歌
傷鳥天使: 黃惠慈與高康敏的故事
+
中興新村
你聽過省府宿舍嗎?
中興新村三部曲之二-誰是中興新村新住民
中興新村三部曲之一-揭開中興新村序幕
中興新村三部曲之三-打造中興新村 再生夢
+
桃園航空城
迷失小熊救家園|地景藝術帶出桃園航空城徵收開發爭議
航空城大徵收-抗爭之路|居民哀傷家園不保
航空城大徵收-悲傷家園|居民反迫遷
2013.12.23 反航空城徵收團體北上抗議
溼地與航空城|對許厝港溼地水鳥的衝擊
+
國光石化
家變-當大城遇上麥寮
憤怒龍蝦
學術‧風險?
手作的海洋記憶
蝦猴的蹤影
海岸的習題:海岸開發的衝擊
運動詩人:吳晟|只能為你寫一首詩
終結國光?|石化政策環評
決戰421
灘地文明再發現|芳苑蚵農擔憂開發破壞
【重要濕地】 國家濕地正名之戰|濕地價值誰來定奪
追討未來|青年反國光石化
大學生的公民課
愛戀‧彰化海岸:蔡嘉陽走在環境運動的路上
真假聽證會
減碳下的石化夢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這是一場價值之戰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反七輕之後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國光石化 蓋?不蓋?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上篇:石化怎麼走
當國光石化進駐:彰化海岸保衛戰
漁村變奏曲
搶救白海豚
+
食品安全
非基改戰「豆」
媽媽的寧靜革命
偷渡有機氯
+
中科三期
不存在的環評
【中科三期】毒魚啓示錄
相思寮的年獸|中科四期開發爭議
追討程序正義(五)|環評如何落實公民參與、評估健康風險?
追討程序正義(三)|環評審查未考量土地徵收與居民生活
追討程序正義(二)|中科開發案一階環評匆促過關,爭議是否釐清?
追討程序正義(一)|引進環評制度,是把關環境還是政策背書?
【中科三期】兩溪之水哪裡去|竹科后里基地與農業搶水
中科三期‧環評聖戰|七星基地與后里基地
【中科三期】峰迴圳轉|貫穿新社台地的白冷圳
科技‧被遺忘的健康風險
科學園區何處去之一》中科聽證:中科三期后里園區
+
松菸巨蛋
當路遇見樹|大巨蛋移樹風波
城市願景‧台北 巨蛋夢?|體育園區開發衝擊松菸古蹟
+
美麗灣爭議
棕櫚渡假村大開發|未經環評違法動工惹爭議
+
大埔農地徵收
大埔風暴
718大埔拆屋記
大埔四戶救家園~五星的滋味
大埔四戶救家園~風暴再起
科技產業搶我家| 農民擔憂土地沒了怎麼活!
+
高屏大湖
高屏大湖井水犯河水|系出同源的地面水與地下水
高屏大湖 水土不服
+
前進祕魯
HOLA祕魯-文明與荒野的旅程
HOLA祕魯-手作一片天
HOLA祕魯-傳統作物新航路
HOLA祕魯-來自產地的消息
+
輻射屋
輻射屋20年|住戶的健康風險
輻射屋20年|居民持續面對健康風險
核家平安
+
中科四期
台糖農地大開發|優良農地變工業區
大壩上的思考-水圳斷頭記
圳溝的呼喊
相思寮的年獸|中科四期開發爭議
相思寮,救命!|中科四期二林預定地上的農民心聲
急水‧擠水|二林園區水從哪裡來?
廢水往哪去
尋找相思寮
環評擺不平
中科四期‧風暴從這裡開始
科技‧被遺忘的健康風險
科技之夢
+
蘇花公路
【道路建設】蘇花改的難題|武塔路段爭議突顯環評問題
誰來決定蘇花高|思考花蓮的未來要是什麼樣子?
後山路|蘇花高、北宜高開路的思考
+
霄裡溪爭議
啟動 守望環境天線|看見環境議題大小事
廢水擂台
霄裡溪風暴|友達、華映工廠廢水排放的污染隱憂
廢水何處去
還我清淨霄裡溪
+
東山掩埋場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三《堅持與專業》|永揚掩埋場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一《全方位的戰爭》|永揚掩埋場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二《老農護水源 不要掩埋場》|永揚掩埋場
+
環境短片
八八風災週年短片-風的答案
八八風災週年短片-消失的星光
八八風災週年短片-風吹兒時的搖籃地
2009環境紀錄短片-柴山論劍(健)
2009環境紀錄短片-我們為水源而戰
2009環境紀錄短片-五魁社區米
【2009環境紀錄短片】十八歲的這一年|在隆華國小
2009環境紀錄短片-村樹
2008環境紀錄短片-何日再見溪哥
2008環境紀錄短片-流浪邊緣
2008環境紀錄短片-多仔坪之歌
2008環境紀錄短片-四草紀事
2008環境紀錄短片-有機 有鴨 有米樂
2008環境紀錄短片-河流筆記
+
湖山水庫
還我一條溪|八色鳥重要棲地遭毀
湖山水庫之波瀾再起
+
璞玉計畫
點土成金|從璞玉到台知園區|新竹開發浪潮的農地消逝
+
高屏溪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高屏溪‧想要呼吸
+
永揚掩埋場
2009環境紀錄短片-我們為水源而戰
東山這六年|反永揚掩埋場的抗爭行動
風雲再起|看永揚掩埋場環評爭議
東山風雲|永揚掩埋場揭開環評制度的問題
+
生態城市-西雅圖
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重建鮭魚故鄉
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從一滴水 看見西雅圖
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樂活‧西雅圖
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蛻變中的西雅圖
+
珊瑚產卵
海洋生物產卵紀事|春天的海洋正熱鬧
清淨海洋 親近珊瑚|墾丁南灣淨海行動
海底秘密花園|海洋學者的珊瑚保育行動
+
環評制度
『環評與公投』特別節目
評估環評
+
桃芝颱風
【桃芝颱風後續】梳子壩旁的祈禱
【桃芝颱風後續】無路可走| 溪流疏濬工程攻防戰
土石流急診室
尋覓新天堂|風災後可以遷村嗎
【桃芝颱風】漂流的訊息|攻佔海岸的漂流木災難
【桃芝颱風】大雨來了|風災下的撤離避難
【桃芝颱風】困在水中央|被土石流淹沒的村莊
【桃芝颱風】來自桃芝的消息|沿著陳有蘭溪踏查災情
+
納莉颱風
【納莉颱風】黃水橫流|泥沙覆蓋珊瑚危機
【納莉颱風】颱風來的那一天:在台北航行
每週一晚間十點
搜尋
特別企劃
影音中心
主題網站
認識我們
電子報
搜尋
特別企劃
影音中心
主題網站
認識我們
電子報
搜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