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共生系列--光電板下的新鮮事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陳添寶

政府全力推動太陽光電,但過去幾年光電設施架設在農地,引發許多假種田、真種電的爭議。太陽光電設置在農地,是否一定會導致良田消失?怎麼樣的規範與設計,能讓光電板下也有新生機?

屏東潮州的農民余振乾,端出一盤生菜,有芝麻葉、蝦夷蔥、甜菜根等十幾種,全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苗菜,這些苗菜是溫帶品種,原本並不適合在台灣平地栽種,但是在光電棚架下遮蔽部分的光照,反而創造出它們可以生長的環境。

光電系統業者翁敏傑,原本是學農,曾從事畜牧業,幾年前決定將光電與農業結合,設計遮光率約40%到50%的光電農棚,再承租給農民。目前跟他合作的農民有十多位,栽種作物包括高經濟價值的法式苗菜、觀葉植物電信蘭等等。

另一位屏東農民林得荃,則是在光電棚架下種火龍果、芋頭。他十年前返鄉務農,發現想找一塊適合又可以長期使用的農地並不容易,他認為跟業者合作的方式相對穩定,而且光電棚架是現成的設施,減少許多投資成本。

不過光電結合農業設施,過去幾年屢屢出現負面案例。政府從2013年起,允許綠能附屬農業設施,但一開始法規並沒有對遮蔽率、生產方式等做明確規範,一些光電業者抱持投機心態,假種田、真種電的狀況不斷發生,這兩年地方政府開始執行稽查,有124場光電附屬綠能設施,都遭到廢止。

2017年6月,農委會公布新的審查辦法,光電業者要在農地上設置光電設施,首先必須有農業經營的事實,營農型光電設施太陽能板的遮蔽率,最多只能達40%。除了遮蔽率,業者必須提出農業經營計畫書,地方政府也會針對生產狀況定期做查核,栽種量不得低於計畫書的七成。

法規規範清楚之後,剩下的問題就是,怎麼在不妨礙農業生產前提下,讓光電與農業結合?

光電與農業是完全不同的專業領域,桃園農改場與光電業者合作,依據植物的光飽和點,選擇需光性較低的農作物,今年初開始在雲林土庫地區試種魚腥草、仙草、蘭花、觀葉植物金花石蒜等18種作物,在遮蔽率40%的狀況下,仙草、魚腥草等14種作物的生長狀況良好,仙草產量甚至比在桃園地區還要高。

研究人員也發現,相較於固定型的光電板,追日型光電板下的光環境比較均勻,比較適合植物生長。桃園農改場研究員這次在雲林做試驗,採用遠端控制,農場有各種溫溼度感測器,可以自動化管理。

光電系統業者看好營農型光電,認為對農地並不會造成衝擊,反而可以創造雙贏。但農委會表示,目前推動農業與光電結合的優先順位,第一是畜禽舍、第二是陸上養殖、第三是水域埤塘,此外包括土壤鹽化、嚴重地下陷區等不利耕作地區,將會集中規劃為綠能專區,不需結合農業使用。

光電系統業者則認為,目前政府推動的綠能專區,不管是在地層下陷等不利耕作區,或鹽灘地等等,都是十幾公頃以上的大專區,這會面臨兩大問題。首先要整合地主與居民的意見,非常困難。第二大電廠將面臨饋線不足的問題,有些地方還要新設變電所,相反的小型而分散的營農型光電,只要設施合理,下方可以繼續做農業生產,推動上相對容易。

過去有投機者以種電為名,哄抬地租到處圈地的狀況,應該被扼止。建立明確的規範、農業結合光電才會有正常健康的發展,光電下的農業,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集數
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