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關鍵字
大學裡的公民電廠|東華師生的光電實戰行動
台灣很多大學都有光電系,但學生在校園往往缺乏實作場域。花蓮東華大學員生消費合作社的屋頂,這座光電場有點不一樣,從申請、施工到維護,全由師生包辦。推動公民電廠,學校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啟動農村微水力:想要利用水圳來發電,會遇上哪些問題與挑戰?
交錯縱橫的水圳,是農田的血脈,源源不斷滋養著土地上的生命。許多社區團體、學校,希望藉由水的力量,建立農村的公民電廠,然而,現實往往不如想像,在啟動農村微水力的過程中,究竟會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
風電海纜與海洋|定置漁場業者擔心什麼?
苗栗龍鳳漁港漁民以日治時期傳下的定置漁法捕魚,靜候魚群入網。但近年漁獲驟減、藻類纏網等異常現象頻傳,讓漁民懷疑與離岸風機設置有關,未來港口外海預計還會設立更多風機,而且風機的海底電纜將通過漁場,讓漁民憂心海洋環境會面臨更大衝擊......
【島在現場】核管法修法優勢通過| 立院進入朝野協商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3/31)審查「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條文修正草案」,反核團體認為修法過程草率,在場外召開記者會表達抗議,場內民進黨與國眾兩黨立委對於核電延役的安全性、核廢料處理等問題爭鋒相對、無法達成共識,最後在國眾兩黨委員人數優勢下,以八比七的票數決議全案保留送出委員會,交由朝野協商。
四接是什麼?協和電廠更新改建、四接填海方案變遷及爭議
台電計畫將原定除役的基隆協和燃油發電廠,更新改建為燃氣發電廠,為了接收氣源,在鄰近電廠的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陸設置第四天然氣接收站,也就是俗稱的四接,這項計畫對當地海洋生態、港埠安全、航運以及環評程序等,引發哪些爭議...
【島在現場】協和電廠更新(四接)第六次環評初審|2025.1.17
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專案小組第六次初審會議,環境部線上直播的影音。 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環評會議專案小組第六次初審會議,今日(17)在環境部舉行。抗議民眾在環境部前搭帳,與關心本案的民眾一起透過視訊了解會議情形,基隆市長謝國樑也到場。 會議開始前,登記發言且報到的民眾有42位。由於會議室發言民眾的座位區只有18個座位,環境部想協調雙方各派10名代表與會,以節省會議時間,...
綠能轉型不正義?總統候選人你怎麼說?|ft.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法案政策主任劉李俊達、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呂冠輝|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因應氣候危機,全球的能源轉型計劃都在加速進行,然而,在快速開發下,往往忽視其他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包括對農漁民帶來的土地與農漁產的衝擊,以及在未經部落諮商同意下進行的開發,都涉及許多人權侵害的問題,也大幅地影響許多人民原有的生活。
【一分鐘看重點】2023基隆協和電廠爭議
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四接)案,目前仍在環保署審議,其中台電計畫興建天然氣接收站需填海造陸,引發破壞生態以及漁權擔憂,5月31日基隆市長謝國樑公開廢止原則同意開發的公文,讓四接爭議再度浮上檯面。
四接東移行不行|協和電廠轉型下的那片海
燃油發電的基隆協和電廠即將改建,改燃氣減空污,但改建案遭到民間團體抗議,因為填海造地。原方案影響珍貴珊瑚,台電因而提出東移方案,想減輕對珊瑚的影響,然而民間團體擔憂,這將嚴重衝擊基隆港。
告別不合理電價|電價凍漲對台灣能源轉型的影響
夏至剛過,氣溫飆高到37度,用電量不僅連續四天刷新六月紀錄,更創下歷史新高。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台灣人均用電排名全球第八,僅次於寒冷的北歐國家和能源充裕的產油國。這並不是因為民眾太浪費電,而是產業的因素。
【島在現場】臺南市七股區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意見徵詢會|2022.6.1
政府為了達到太陽光電20GW的目標,農漁業光電共生也成為推動重點,但在設址的過程,經常聽到能源發展與養殖漁民的生計、候鳥生態等衝突傳出,台南七股就是其中案例。 為化解彼此爭議,能源局委託工研院執行的「臺南市七股區漁電共生環境與社會檢核意見徵詢會」,要來收集民眾意見,今天(6/1)下午在七股區中寮社區活動中心舉行。不少當地漁民,以及關心能源轉型的團體都出席表達。 七股沿海土地資源保護協會、...
【島在現場】反四接填海造陸團體推地方公投記者會 |2022.6.1
因應能源政策,台電協和電廠計畫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其中台電規劃填海造陸18.6公頃,興建兩座液化天然氣LNG的儲氣槽,做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衝擊外木山海洋生態及漁業,引發爭議。 反對民眾及團體指出,這項開發案明確涉及基隆市海洋生態保育、觀光發展、漁業管理、都市計畫等地方自治事項,環評也還在審議,基隆市政府卻已在2020年回函台電表示「原則同意」開發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