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相關報導

油到小琉球|2021.6.22 中油高雄大林外海油污事件

2021-06-28

2021年6月22日凌晨,中油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發生漏油意外,在風與海流的推波助瀾之下,油污漂到了屏東小琉球海域,讓小琉球海岸線染黑。 中油煉製事業部大林煉油廠主任工程師劉進興說明漏油原因,表示近日海象惡劣,高雄大林煉油廠外海第二浮筒浮蛇管,受到外力劇烈扭動產生破裂,導致原油洩漏,初步判斷漏油少於25噸。 畫面提供/海保署 台灣咾咕嶼協會林佩瑜說,小琉球海域因為有黑潮支流經過,...

【日本核廢水10個疑問!】吃到氚會怎樣?福島電廠排放到海的有什麼物質呢?|feat.科學月刊編輯委員 廖英凱|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EP.62

2023-09-24

2023年8月24日,日本開始排放福島核廢水,總量為134萬噸,預計排放30年。排放的核廢水中,有什麼有害放射物質?

海廢的生命不一樣?海廢藝術品正流行|feat.O2 Lab 海漂實驗室 負責人 唐采伶|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EP.56

2023-09-23

許多人會想到海邊放鬆心情,看著碧海藍天,就在繁忙的生活步調,馬上要得到解脫的時候,卻被海邊的海漂垃圾,打壞這美好的畫面。

【不只一分鐘來了解|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入海|用圖島讀】

2023-08-22

福島核一廠發生事故之後,為了反應爐降溫產生的核廢水該何去何從,一直是全球關注焦點,2021年日本政府喊出要排放入海的計畫後,全球都在屏氣凝神注意排放的時間點,就在本週,日本政府宣布週四(8/24),啟動排放核廢水,又會對我們有哪些影響呢? ​

廢爐的水難題:日本福島核災後的廢水排放入海如何進行?對台灣漁業又會有什麼影響? |福島 光與影系列01

2023-07-08

日本福島核一廠內上千座桶槽,裝滿了12年來冷卻反應爐心的處理水,7月4日國際原子能總署宣布,同意日本將含氚處理水排放入海的計畫,今年夏天這些處理水即將排入海洋,會有哪些疑慮?對台灣又有什麼影響呢?

滸苔大爆發|綠潮發生中

2023-06-11

彰化芳苑鄉的漢寶濕地,天氣炎熱的六月, 原本是蚵農要開始採收蚵仔的時候,但是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綠色藻類,把蚵仔緊緊地纏繞住,影響收成,它們到底是誰?

對海告白:漫遊之島|張卉君的台南風景

2023-04-23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樣貌,不論是住在哪裡,你可能有自己習慣走的路、常常光臨的小攤商家、沿途喜歡看的景色,「漫遊之島」,將透過住在不同地區的人物,分享他們自己的漫步路徑以及生活日常,透過他們的眼、看見台灣不同的風景。 張卉君山城女子,卻與海洋結緣,曾經從西部移居東部,現在又生活在台南,跟著她,漫遊台南的城市與海洋,生活可以簡單,也可以是一種實踐,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日常。 延伸閱讀》...

對海告白:鯨之聲|鯨豚聽力承受的界線

2023-04-22

離岸風電開發是否會對海豚生存造成影響?一直是近年社會關注的焦點。現行離岸風機規範打樁時,750公尺內不可有海豚出沒,打椿噪音不可超過160分貝,但是這樣的限制規範足夠保護海豚嗎?如果降低打樁噪音,是不是就不會影響到海豚呢?

【消失中】憋氣、下潛、採海菜:東北角潮間帶的採集與潛水高手「海女」正在消失!|feat.資深海女陳罔市、推動海女文化保存者游伯軒|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EP.15

2023-04-15

你知道臺灣也有海女嗎?夏天,她們潛到海中採集石花菜,冬天,則站在海蝕平台上摘採各種海藻,我們吃的石花凍與各式海菜,許多都出自這群東北角海女之手。

找尋海上白金 消失中的鰻魚飯|宜蘭壯圍的捕鰻人生|阿聰現煮時 島的行動客廳 4K版 EP.10

2023-03-31

軟綿可口的鰻魚飯,是許多人到日本料理店喜歡點的料理,不過,你知道嗎?原來這些鰻魚苗都要從野外,一尾一尾捕撈而來的。夜幕來臨,阿聰跟著捕鰻人扛起行動帳篷,來到海邊,要來體驗風浪下跟大海拚搏的人生。他們有的使用手拖網、有的用定置網,珍貴的鰻苗,被稱為「海上白金」。 在過去二十年的捕鰻黃金年代,一個晚上可撈到數萬尾,甚至一個星期就有數十萬的收入,讓人趨之若鶩,但也因此常有不熟悉海岸環境的捕鰻人,...

你愛吃蚵仔煎嗎?你不能不知道蚵仔發生什麼事!|彰化芳苑現煮在地版|阿聰現煮時 島的行動客廳|4K版 EP.04

2023-02-03

你喜歡吃蚵仔嗎?那一定不能錯過彰化在地版的蚵仔煎、蚵仔酥、烤蚵仔,大火現煎,厚實飽滿的口感,還有炭火現烤鮮蚵的香甜,讓人看了就食指大動。但是你不能不知道,在這片台灣最大的潮間帶,蚵仔發生了什麼事?   每年白露過後,東北季風吹起,彰化芳苑的蚵農會將蚵殼串放入海中,等待蚵苗附著,養蚵養了一輩子,但是他們發現,近年來附苗的狀況愈來愈差,蚵仔生長的狀況也不好,越來越小,到底為什麼呢? 是極端氣候、...

【消失中】鰻苗正在減少?我們快要吃不到鰻魚了嗎?!|捕鰻家族現場觀察|feat.捕鰻苗第三代 林芷晴|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EP.03

2023-01-15

鰻魚無法透過人工繁殖,必須到河海口捕捉鰻苗,進行養殖後,才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鰻魚。著青蛙裝的捕鰻人必須於冬季到海口工作,由於價格好,被稱為「海上白金」,許多漁民不管浪大浪小都出海捕撈。但隨棲地破壞,鰻苗資源下降,加上市場需求量不減反增的情況下,我們捕撈的鰻苗,已經超過牠們能自行恢復和維持的數量了。未來我們還吃得到鰻魚嗎? 隨著鰻苗數量減少,捕鰻工作越來越不容易。在宜蘭壯圍長大的林芷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