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科學」相關報導
【消失中】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黑夜只剩白熾光?星空的消逝還帶走了什麼?|feat.台灣星空守護聯盟創辦人 劉志安|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滿天的星斗,究竟為何如此迷人?你有多久沒有抬頭仰望星空,上一回看見漫天繁星的悸動是否依然繚繞在心中? 人類與星空的關係,似乎也訴說著文明的發展,然而燈光的普及雖然帶來便利性,卻也帶走一些更為珍貴的事物?光線與人類的關係是什麼?夜間光線愈亮、愈好、愈進步、愈安全嗎? 光害對環境生態造成什麼危害?而台灣星空守護聯盟在推動的暗空公園又是什麼呢? 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進行減光、滅光行動,...
種子的過去 我們的未來|保種行動全面展開中
2022年底,台北的一個週末市集,這不是普通的假日市集,是從2018年以來,一年一次的種子交換會。這裡的種子,只交換,不賣。為什麼要種子交換呢?
【失眠須知】暗黑力量大!就是那道光 害你睡不著!褪黑激素與人體的關係|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EP.06
P來賓|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教授 陳示國 滴答滴答滴答,人體內真的有個時鐘嗎?我們可以去調這個時鐘嗎?隨意調整生理時鐘會對大腦造成什麼壓力、產生什麼嚴重後果嗎?外在環境的刺激影響人類大腦,特別是光線的刺激,除了造成失眠,還可能造成嚴重後遺症? 失眠真的很痛苦,明明就該睡了,綿羊都數完一輪了還是很清醒,到底哪裡出問題呢? 失眠問題百百種,先別懷疑自己腦神經出狀況,有可能是因為光害太嚴重?...
【溫室氣體】碳費開徵?淨零排放?台灣玩真的?阿聰帶你一次搞懂氣候變遷因應法!|feat.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趙家緯|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過年前,要來談談一個很硬的題目:氣候變遷因應法,邀請到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來跟我們聊聊,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碳交易、碳中和、淨零排放、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費、碳稅…這一堆的名詞,到底跟我們有甚麼關係呢? 上禮拜(1月1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這個法案原本叫做溫室氣體減量管理法,除了改變名稱外。最大的立法重點是2050年台灣要達成淨零排放;...
救命的生態廊道|路殺、阻斷上溯的補償方案
寬廣的馬路,急駛的車輛,對於穿越馬路的動物,越不過就是死亡。高聳的堤壩,酷熱的氣候,對於上溯、降海的生物,到不了就是滅絕。當人類建物成為陷阱,規劃設計各種生態廊道,彌補人類造成的錯誤。
離島八哥變多了?|從澎湖移除試驗開始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灣繁殖鳥類大調查,從2009到2020年的資料中,本土八哥的族群趨勢沒有明顯增減,家八哥顯著成長了550%,白尾八哥成長250%。當台灣本島的外來八哥多到難以處理,澎湖離島的情況如何?
【科學研究篇】探尋918地震|解讀斷層的訊息
在917、918地震過後,我們跟著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等專家學者,一起來追探地震造成的影響,解讀沿著斷層所遺留下的種種訊息,找出未來與地震共存的因應之道。
【結構安全篇】 探尋918地震|解讀斷層傳來的訊息
在917、918地震過後,我們跟著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等專家學者,一起來追探地震造成的影響,解讀沿著斷層所遺留下的種種訊息,找出未來與地震共存的因應之道。
香草新經濟 非普羅旺斯不可嗎|找尋台灣山林的香氣
一台卡車載著蒸餾器,開到新北市坪林區。這是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的「香氣島讀 ‧行動蒸餾計畫」。要教大家用香氣認識植物,也要幫社區找到有在地特色的植物香氣。因為香氣可以攜帶、可以被記憶、可以發展出在地經濟,也可以是社區旅遊的亮點。
【星之光】合歡山的黑暗理念|暗空公園不只是暗空而已
合歡山國際暗空公園,成立三年了 三年來,台灣星空守護聯盟創辦人劉志安夫婦,一如成立之前,每個月,在沒有月亮的晚上,從基隆開車到合歡山,拿著測量儀,檢測暗黑程度。 暑假尾聲的晚上,在鳶峰停車場,劉志安架起口徑15公分的牛頓式望遠鏡,耐心地對大人、小孩解說星空,當大家看到被環帶圍繞的土星、由四顆衛星守護的木星,「哇!哇!哇!」讚嘆聲不絕於耳。 合歡山低緯度、高海拔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