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山林」相關報導
【消失中】迷霧森林下的環境難民|無路可退的霧林帶|大雪山實地開錄|feat. 林試所助理研究員 徐嘉君 |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極端氣候到來,暖化、乾旱、高溫等氣候,改變了霧林帶的恆溫恆濕環境,這會對環境造成什麼衝擊呢?
無痕登山很困難嗎?|如何做到只留足跡不留垃圾呢?|阿聰現煮時 島的行動客廳 4K版 EP.03
春節假期即將到來,是否已經想好要去野外走走? 一邊爬山一邊吃零食、水果是許多人都會做的事情,但你通常怎麼處理這些果皮垃圾呢?大家常講的無痕山林,出入山間來去不留痕跡,是不是很困難?! 在開放山林之後,很多人走入山林,但常常忘記尊重山林,只要時刻記得山林是主人,我們是客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建立在這樣的一個互動上,無痕山林就容易落實了。 此外,在親近山林美麗的背後,又有什麼我們容易忽視的安全問題,...
保護區上的幼兒園 行不行?|北投薇閣私幼三度送審
「保護區就是保護區 ! 反對薇閣開發保護區 !」2022年10月,下雨的北投,沒有溫泉鄉的浪漫,擁擠悶濕的帳棚下,北投泉源保護區自救會會員,更顯無奈。這裡很多成員,已經抗爭了十幾年。
竹構建築的台灣願景|從傳統到現代的竹材運用
竹篙厝是台灣傳統房舍,利用竹管、竹片,興建安居的家園。不過現在竹篙厝已經成為歷史風景,竹子的應用也成往日風華。如何復興台灣竹產業,開創新的竹構建築,政府與民間合作推動一項願景計畫。
山貓森林拚保育|讓野生動物能安棲的土地
台灣山林地區,早期因為農業上山,以及後來的開發入侵,生態不斷被破壞。現今許多土地陸續廢種,動物漸漸回來,一群人推動購買山林土地,幫助動物建立家園。
香草新經濟 非普羅旺斯不可嗎|找尋台灣山林的香氣
一台卡車載著蒸餾器,開到新北市坪林區。這是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的「香氣島讀 ‧行動蒸餾計畫」。要教大家用香氣認識植物,也要幫社區找到有在地特色的植物香氣。因為香氣可以攜帶、可以被記憶、可以發展出在地經濟,也可以是社區旅遊的亮點。
太魯閣族人與亞泥新城山礦場|礦下的生存和選擇(上)
全台灣140個礦場中,有88個是位在原住民族的土地上,而花蓮太魯閣傳統領域,是礦場最密集的區域。位在太魯閣閣口的亞泥新城山礦場,因為距離部落最接近,受外界關注的程度也最高。
礦業改革何時才能起步|礦下的生存和選擇(下)
除了亞泥,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台泥礦場附近的吾谷子部落(Gukut)、克尼布部落(Knlibu),也在3月中旬召開諮商同意投票,通過和平、寶來、合盛原、金昌四個石礦的採礦案。和平村多數居民的工作和礦場有關,是台泥能獲得壓倒性同意的主因。
瘋紅之際~山徑告急|季節性觀光客暴增超過環境承載力
「現在是楓葉季節,這裡很漂亮,不輸日本的風景。」準備入山的遊客心情很雀躍。台灣中海拔山區,秋冬時節色彩繽紛。變葉之際的美麗引來壓力,季節性高峰如何因應,迷人風采才能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