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相關報導
【強颱凱米】凱米的考驗|雲嘉的淹水難題
凱米颱風來襲,暴風圈籠罩全台,這是八年來第一個登陸台灣的強烈颱風。登陸前,行徑擺盪;登陸後,強風豪雨,橫掃全台。久未經歷颱風的台灣,再次見證了強颱的威力。當凱米遠離,颱風警報解除,老天爺給的考驗還沒結束。
【COP28】從巴黎到杜拜:1.5度C的期中考|檢視減碳成績單
有史以來最熱一年的氣候大會在產油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召開,這場會議有200多國領袖齊聚,近十萬人參與。今年大會是巴黎協定之後的第一次全球盤點,盤點世界各國的減碳進度。面對全球不及格的減碳成績單,這場會議會做出哪些決議?台灣又該怎麼回應?
廢爐的水難題:日本福島核災後的廢水排放入海如何進行?對台灣漁業又會有什麼影響? |福島 光與影系列01
日本福島核一廠內上千座桶槽,裝滿了12年來冷卻反應爐心的處理水,7月4日國際原子能總署宣布,同意日本將含氚處理水排放入海的計畫,今年夏天這些處理水即將排入海洋,會有哪些疑慮?對台灣又有什麼影響呢?
鳳凰颱風的降雨,宜蘭為何雨這麼大?|ft.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公視【我們的島】
這次的鳳凰颱風成為自1967年以來首次在11月登陸的颱風,所帶來的強風豪雨,讓宜蘭部分地區變成水鄉澤國。 氣象署統計從10日至12日晚間八點,總累積雨量以宜蘭東澳嶺1065毫米最高;11月11日宜蘭冬山的降雨量795毫米也創下全台當天單日最大降雨量,另外氣象署所屬的蘇澳站,降雨量648毫米,也打破了該站11月單日最大雨量的歷史紀錄。 究竟為何宜蘭地區降雨量會這麼高?降雨量與淹水之間有有何關聯呢?...
當大雨下不停,該如何防範馬太鞍溪再度釀災?|ft.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終身特聘教授陳樹群|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馬太鞍溪溪水暴漲,導致花蓮萬榮鄉明利村泥流淹進村莊,致災原因出在哪?而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游大量崩塌土石仍在,對整個馬太鞍溪會有什麼致災風險嗎? 面對花蓮縣的災後重建,政府提出了超級堤防的構想,不讓土砂災害再度出現,但建了超級堤防就能解決問題嗎? 除了建堤防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做法?軟性工法又可以怎樣做呢?我們採訪了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終身特聘教授陳樹群,來聽聽他怎麼說。
【鳳凰颱風】馬太鞍溪再溢流|居民生活難安心
鳳凰颱風來襲,花蓮光復進行疏散避難,擔心馬太鞍溪對花蓮縣光復鄉再度造成災害,全體動員警戒待命。所幸,泥流沒有衝入南岸光復,不過卻在北岸發生溢流,導致萬榮鄉明利村多棟房屋受損,農田與道路受到影響,形成新的災情......
【鳳凰颱風】相隔15年,蘇澳為何再度淹大水?
下不停的雨、逐漸高漲的水位,2025年11月11日,蘇澳居民經歷難以成眠的一夜。「整個蘇澳溪暴漲,我們阿里史抽水站一直抽,可是水位就是降不下來。」蘇澳鎮長李明哲回憶當晚情況,仍難掩焦急。
【島在現場】鳳凰颱風--宜蘭蘇澳受災嚴重|2025.11.11-12
1967年後首次在11月登陸台灣的鳳凰颱風,這次在宜蘭溪南帶來嚴重的淹水災情,其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就是蘇澳地區....
【島在現場】 鳳凰颱風:花蓮明利村受災 |2025.11.11-13
鳳凰颱風帶來的強風豪雨,再次讓馬太鞍溪溪水暴漲,洪水從馬太鞍溪便橋上游約2公里未設置堤防之處溢流,順著產業道路,流向到萬榮鄉明利村低窪地區....
再生家具到光復|減廢與救災 一兼二顧
花蓮光復發生堰塞湖潰堤災害,各地相繼幫忙,希望解決居民困境。台中市環保局所屬的再生家具中心,將許多家具裝上車,奔赴光復,以循環利用精神,送給需要的居民。
【馬太鞍溪堰塞湖】尋找重建的起點|災後一個月,災區光復了嗎?
距離馬太鞍堰塞湖潰壩已經一個月,花蓮光復市區的街道淤泥都已經清理完畢,超人們留下的鏟子還在路邊,災民們陸續回家,準備重整家園。
【島在現場】馬太鞍溪堰塞湖後續|2025.10.19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上午花蓮縣光復鄉開始陸續降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傍晚的第43次工作會報,氣象署預估20至21日花蓮地區會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其中南花蓮的萬榮、光復、鳳林可能有局部大雨,預估從20-22日,累積總雨量平地有150-250毫米,山區有200-300毫米。 為了因應大雨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