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相關報導

北海岸水患的再思考:極端氣候下的金山重建之路

2024-11-02

十月初的山陀兒颱風引發北海岸四十年來最猛烈的水災,也重創金山地區。由於連日暴雨帶來驚人雨量,讓山區土石流爆發,毀損道路與水圳,也導致農田和民宅一片狼藉,緊接著康芮颱風接踵而至,使金山地區重建之路,格外艱辛。

九二一地震25年|真的好想重建家園

2024-11-02

二十五年前的921大地震,曾經讓全台灣陷入集體驚嚇、傷痛焦慮和不安,有一群人,他們的家園倒了、拆掉、被夷為平地,然後時間就停頓了。長達九千多個日子,或是獨自一人、或是又發生地震時,他們經常紅著眼掉著淚,一遍又一遍問著,為什麼我的家蓋不回來......

【聽專家怎麼說】從長期氣象預報角度來分析山陀兒颱風|ft.前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公視我們的島

2024-10-28

山陀兒少見的由南而北路徑,結構完整,行進緩慢,這樣的路徑,在氣象史上也曾經有過嗎?許多人想起1977年的賽洛瑪颱風、2000年的象神颱風、2004年的南瑪都颱風,這些颱風路徑與它相似嗎?未來山陀兒颱風可能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聽專家怎麼說】氣候變遷下,颱風會有什麼變化嗎?|ft.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公視我們的島

2024-10-28

山陀兒颱風來襲,全台都進入嚴加戒備的狀態,今年7月強烈颱風凱米侵台,9月山陀兒颱風從西南部北上,究竟氣候變遷,在極端暖化情境下,侵襲台灣的颱風會有哪些變化?

自主防災怎麼做|居民的避災、減災之道

2024-10-27

從七月的凱米颱風,到十月的山陀兒颱風,極端氣候帶來的降雨量,一再超越防洪設施的保護標準...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耐震橋|台灣橋梁體檢

2024-10-19

有些畫面,不管過了多久,再看,一樣震撼。一旦地震的力量超越橋梁興建時的設計標準,斷橋成為遺憾。當斷層調查逐步揭露地底資訊,工程技術日新月異,如何避免斷橋災害再次發生?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耐震橋?

山陀兒來了|土石流下的社區:台東金峰與太麻里

2024-10-07

從9月30日開始,山陀兒颱風持續影響台灣東部與南部,在台東地區帶來劇烈雨勢。全台累積雨量的前十名中有九個都在台東,範圍涵蓋太麻里、卑南、金峰等等...

山陀兒來了|未來氣候災害的考驗

2024-10-07

山陀兒颱風挾帶強風豪雨而來,這是今年第二個侵襲台灣的強烈颱風,行進間路徑詭譎多變,難以捉摸。

0403花蓮震後:貼上黃單 耐震補強之路

2024-10-05

在0403地震後,花蓮「蓮花大樓」因損壞被列為黃單建物,住戶面臨選擇耐震補強或拆除重建的抉擇...

【聽專家怎麼說】花蓮震後:地震之間有關聯嗎?未來重建之路又該注意什麼?|ft.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陳文山|公視我們的島

2024-09-27

2024年4月3日發生規模7.2花蓮地震,是921地震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後續又發生千起以上的餘震,有的甚至規模超過6,這幾起地震之間有關聯嗎?

【聽專家怎麼說】從車籠埔活動斷層說起:透過地質調查來減災|ft.經濟部地礦中心區域地質組科長劉彥求|公視我們的島

2024-09-23

25年前,一場規模7.3的地震,震撼了台灣地質界,清楚的地表破裂痕跡,讓地質專家能夠更精確掌握車籠埔斷層的位置,並劃設出第一個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告知我們身處地震之島,該如何防災應變,究竟活動斷層敏感區是如何劃設出來的呢?又要符合哪些條件?又如何決定劃設的優先順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