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文化」相關報導
池上 藝術之路|把家鄉的文化留下來
台東池上是國內冠軍米的搖籃產區,其實二十多年前,除了開始追求嚴謹的種稻品質,也希望打造農村成為藝術之鄉。隨著時間流轉,池上米維持高品質,池上鄉的文化氣息,也越來越濃。
守護新姜老歷史|新姜天水堂的古蹟去留爭議
北埔新姜天水堂,有著多元風格的建築,深具文化歷史價值,目前列為暫定古蹟。但是建築上被張貼了許多布條,抗議指定為古蹟。老屋的未來,在民間期待、政府審議與家族後代有著不同意見的情形下,形成一場充滿變數的文資保存運動。
開箱北埔新姜天水堂|北埔姜家家族與老屋的故事
新竹北埔姜家是客家族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家族,姜家分成「老姜」家族和「新姜」家族,姜家在北埔留下許多老建築,日前新姜家族後代為老宅「新姜天水堂」申請文資保存,但是其他子孫對於老宅留還是不留,有不同意見...
翻轉建啤180天|啤酒園區與前瞻科技如何共存?
台北建國啤酒廠因具有歷史與文化價值而被指定為古蹟,2018年北市府與台灣菸酒公司共同宣布,要將建啤規劃成啤酒文化園區,可同時北科大提出校地不足,爭取部分廠區作為大學用地,文資團體擔憂會破壞古蹟完整性而發起連署...
八煙聚落封村之後|如何在農耕文化、觀光產業、環境永續中取得平衡?
八煙聚落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後山的陽金公路上,因保有火山岩堆砌而成的石砌屋、梯田水圳等農耕文化而聞名,宛如與世獨立的世外桃源。然而在2016年,聚落因一張「水中央」唯美照片爆紅,改變了命運。
木柵平埔的傳統追尋|體驗部落文化的生活智慧營
高雄內門一群西拉雅平埔族人,遠從平原遷到山上,在歷史洪流中,漸漸遺忘自己的身分。族人李蕙琪透過復育散穗高粱,舉辦部落生活營,希望找回傳統文化,重現平埔風華。
【水湳洞海膽化石遭毀】2024.6.27
日前有民眾發現,新北水湳洞化石坪海膽化石遭盜採破壞,讓關心地質的人士痛心不已,紛紛發聲,希望大眾重視古老的生痕化石,不要任意採集,傷害地表的歷史見證。
尋找澎湖 失落軍事據點|舊航照圖解讀澎湖島城塞空間
你對澎湖的印象是什麼?目前在澎湖還能看得到的軍事遺址只到清朝,在日本占領澎湖到國軍接收後的近代軍事據點,出現資訊空白和片段化的現象,一場軍事地景走讀工作坊,正試圖補上那段歷史.....
重回現場!台大挖掘原住民馬遠部落遺骨 64年前發生什麼事?|ft.花蓮萬榮鄉馬遠村村長 馬鍾啟|聰到現場
1960年,台灣大學醫學院團隊,到花蓮縣萬榮鄉馬遠部落(布農族),從公墓裡挖走了64具遺骨(經台大清點後為60具,但許多遺骨已經拆解散落,台大僅能整理拼湊出43具遺骨),至今這些遺骨依然置放在台大醫學院。
【水域神靈】口湖牽水車藏「牽」什麼?延續超過百年的超渡儀式|ft.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 洪瑩發|我們的島Podcast
從水出發,了解台灣民俗。我們的島Podcast推出《水域神靈》系列:從金門無形文化遺產之一的「金門海醮」開始;接續推出盼藉神力以避水患的「拜溪墘」和渡亡靈的「水」。人與水的相依與糾纏,歡迎收聽(看)。
【水域神靈】河川氾濫與聚落變遷:宜蘭和嘉南平原的拜溪墘祭儀|ft.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候選人 楊家祈|我們的島Podcast
從水出發,了解台灣民俗。我們的島Podcast推出《水域神靈》系列:從金門無形文化遺產之一的「金門海醮」開始;接續推出盼藉神力以避水患的「拜溪墘」和渡亡靈的「水」。人與水的相依與糾纏,歡迎收聽(看)。
為什麼當年的學術研究會用到馬遠遺骨?返還與研究倫理的省思|ft.台大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童元昭|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2023年11月15日,是台灣大學創校95年的校慶日,但同時,校門口也聚集了許多來自花蓮縣萬榮鄉馬遠部落的布農族人,以及前來聲援的學生,要求校方歸還部落的「祖先骨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