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規劃的圓夢計畫|走出沒落、邁向重生

採訪報導

嘉義市有許多老社區,有著人口老化和公共空間不足的問題,常常是社區有想法,但是沒有地方實現。透過社區規劃方式,找出社區需求,改造空間環境,滿足居民心願。

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台北的地方創生展,嘉義市展出社區規劃的攤位,許書豪、張鈺蘭夫妻,長期投入嘉義市社區規劃工作,穿梭在老社區,幫助居民圓夢。

許書豪、張鈺蘭夫妻投入社造工作,為老社區找新出路。

嘉義市國華里在嘉義林業鐵路沿線,有許多木業工廠,過去相當繁華。現今走向沒落,社區長輩缺乏交流與活動空間,後來找到閒置空間,從一樓整修到二樓,社區規劃師協助立面空間改善,讓長輩能走出家門,有個相互照顧,彼此陪伴的空間。同時運用木材技藝,規劃木工文創產品,讓長輩們動手作。

後湖里開設共餐食堂 創建有機菜園

嘉義市社工事務所所長林玉琴,設置老人共餐食堂,讓老人有機會交談,彼此交流。

嘉義市後湖里,社工師事務所所長林玉琴長期投身長照工作,重視長輩的餐飲問題,認為好的營養,才會有好的身體。他為社區找尋適合空間,開設食堂,讓年老居民能夠一起用餐。

葉玉芬上過社區規劃課程,願意提供家族老宅空間,成為社區公共據點 。有了共餐食堂,接續進行區內道路整平,讓長輩方便行走,以及創造一個菜園,可以種植有機果菜。先觀察再改造,成為社區規劃師重要的工作,讓改造解決問題,而不是興建無用設施。

長竹里興建市民農園 舉辦果菜市集

嘉義市長竹里市民農園栽種的有機蔬菜,拿來市集販售。

嘉義市長竹里江振章里長,長期從事有機種植,十年前構思興建市民農園。農園成為社區公共空間,種植各類果菜,同時聯絡感情。

社區種菜吸引附近消費者,於是有舉辦市集的想法,社區規劃師協助改造空間,創造有機果菜市集。不只市集,還興建了一座窯爐,邀請老師使用農園作物,動手作披薩。

新店社區規劃保護區 能賞蝶還有諸羅樹蛙

嘉義市新店社區營造出適合諸羅樹蛙的棲地,希望讓保育類物種安心生活。
​​

嘉義市新店社區,緊鄰牛稠溪旁,有著豐富生態,利用廢棄鐵道,種植蜜源植物,興築生態步道,成為知名的賞蝶地點。社區農地裡,有著保育類的諸羅樹蛙。居民自行規劃保護區,避免除草劑毒害土地,並且設計小水池,保持多元的生態環境。

保護豐富生態,社區利用老屋,改造一個上課空間,讓居民能夠聚會上課,未來也將是生態學習中心。讓老社區增加生命力,甚至在找出社區特色後,做為地方創生基礎。在社區規劃的年度大會,多個老社區齊聚,各自展現努力的成果。(延伸閱讀:地方拚創生|找出地方特色作為發展動力)

老屋經過改造,成為當地居民活動的據點。

透過社區規劃的空間改造,解決居民的生活問題,甚至引入新居民,創造新商機,讓老社區減緩沒落,進而走向重生。社區規劃師們長期協助社區圓夢,所有的滿足與成就,展現在社區的環境保護,以及居民的歡樂歌聲裡。

在社區規劃師的引導下,社區可以有不同的新發展。
集數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