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山海之味|部落創生的故事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剪輯 顏子惟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直以來和當地環境共生的部落族人,從家鄉環境找出特色農產,像是佳民部落的山蘇、雨來菇,以及織羅部落的葛鬱金、貓公部落的滸苔,這些部落生活文化中的作物,隨著時代演進,又如何走出新面貌呢?

山蘇|花蓮秀林

清晨,花蓮縣秀林鄉佳民部落的婦女穿梭林間,一邊搜尋、一邊俐落割下每片翠綠嫩葉。山蘇沒什麼蟲害,不需要噴灑農藥,唯一頭痛的是,這種慢悠悠、專吃嫩葉的饕客-蝸牛。

位在中央山脈山腳下的秀林鄉,雲霧圍繞、水氣充沛,非常適合山蘇生長。種植面積有137公頃,其中佳民部落就高達60公頃。居民大約在三十多年前開始種山蘇,當時收購價格高,成為部落重要經濟來源。

不過好光景沒有持續太久,當種植農戶越來越多,山蘇收購價也從一斤兩百多元,一路下滑到一斤三十元。由於盤商收購價太低,這幾年很多農民放棄種植,任山蘇田荒廢。

林秀瑛原本在部落診所上班,三年前在原住民新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俊雄號召下,共同組成「後山蕨起」團隊,幫農民解決山蘇問題。

山蘇嫩葉容易腐壞,老葉沒辦法食用,慈濟科技大學農業生醫研究室研發將山蘇製成粉,加在餅乾、牛軋糖、冰淇淋裡,不但解決保鮮不易的問題,利潤也遠高於蔬菜販售。

雨來菇|花蓮秀林

山蘇之外,慈濟科技大學也輔導佳民部落,設置雨來菇養殖場。雨來菇是一種陸生藍綠藻,原住民稱它為「情人的眼淚」,過去都是下過雨後在野外採集,但野外採集的雨來菇雜質多,清洗比較耗費人力。養殖的雨來菇更乾淨、好清洗,而佳民部落的山泉水乾淨富含礦物質,非常適合培育雨來菇。

雨來菇其實可以有千變萬化的模樣,慈科大教授耿念慈和劉威忠,在實驗室利用光照等技術,經過特別篩選,把片狀的雨來菇改良為各種不同顏色和大小的球狀雨來菇。雨來菇含有藻膽蛋白和天然的螢光色素,除了食用也可以應用在生醫產品,雨來菇有沒有可能和部落特產結合,發展出新的產品呢?

葛鬱金|花蓮玉里

葛鬱金是阿美族傳統的食物,也是早年製作太白粉的原料。隨著工業化生產,曾一度消失。花蓮縣玉里鎮織羅部落,十年前開始復育葛鬱金,加工做成葛鬱金粉,可以替代工廠製成的太白粉和澱粉,用來油炸食物或做成各種果凍、糕點。

近幾年織羅部落產業漸漸有起色,越來越多青年回鄉。不過種植葛鬱金耗費人力,利潤有限,大部分都是老人家在種植,年輕人缺乏意願。能不能幫葛鬱金找出新的亮點?

慈科大研發從雨來菇萃取天然色素,添加在葛鬱金粉中,做成葛鬱金珍珠,希望能變成織羅部落新的特色飲料。

滸苔|花蓮豐濱

用心發掘,其實每個部落都有值得傳承、作為部落特色的產物。花蓮縣豐濱鄉海岸,每年11月到隔年4月是海藻生長季節,部落長輩走在潮間帶,在海浪拍打間,撿拾綠色絲絨般的滸苔。

滸苔是海邊阿美族人餐桌上常見的菜色,用來涼拌或煮湯。但因有季節性,無法生鮮保存,市場銷售也受限制。慈科大將滸苔烘乾做成粉末,並且和東華大學的師生一起來到部落,教導部落居民如何運用,像是製作蛋捲和冰淇淋。滸苔口味的餅皮和冰淇淋,讓部落老人小孩吃得津津有味。

豐濱鄉部落年輕人幾乎都在外工作,少數年輕人回來想從事觀光,也還在摸索階段。居民期望滸苔加工或許能為部落創造機會。東華大學社會參與中心也建立產品區塊鏈資料庫,協助推廣花東部落的特色產品。

不論是森林裡的山蘇、濕地的雨來菇、平原的葛鬱金或海邊的滸苔,都曾是部落生活文化中最難忘的味道,也是最適合當地風土的大自然贈禮。在學校和公部門合力協助下,這些農產品漸漸改頭換面,發展出新滋味、新價值,也替部落產業和未來,開出不一樣的道路。

地點
集數
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