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屏

台北城砍樹記|城市的樹怎麼永保安康?

2024-05-26

想像一下,你家門前有一整排樹,這些樹陪著你長大、陪著你變老,有一天,這些樹被認定危險,全被砍除;又或者,你珍惜的老樹,因為開發壓力,只能眼看著它消失。這些對居民深具意義的樹,除了砍除,能否有別的選擇?

《群震過後》之一|拆除或是補強?

2024-05-04

403地震,造成花蓮的天王星大樓、北濱街民宅等建築倒塌,全台灣共有一百多處建物被貼上紅黃單,成了危樓。但403只是一系列地震的開始,根據中央氣象署統計,從4月3日到29日,餘震次數已經達到1332次。

《群震過後》之二|生活在崩塌下

2024-05-04

搭火車從宜蘭前往花蓮,從和平、崇德到新城,山上新增的崩塌清晰可見。水保署根據衛星判釋發現,403地震後花蓮的新生崩塌增加了1391處,共943公頃。

403地震│科學家們如何做調查?觀察到哪些值得注意的現象?

2024-04-11

4月3日上午七點五十八分,花蓮壽豐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的地震,導致花蓮至少兩百多棟建築受損,其中一棟透天厝,一樓整個被壓垮,市區的天王星大樓則是嚴重傾斜,在震後第五天開始拆除。在善後工作進行的同時,科學家們也展開調查。 相關專題》震撼 403:921地震以來最大規模強震 超過700起的餘震 研究人員找尋點位埋設偵測儀器 學者未發現米崙斷層錯動痕跡,認為須關注其他孕震構造致災可能...

《葬送,還是活化?》之一:啤酒的百年滋味|產業活保存遇到什麼難題?

2024-03-09

如果說,啤酒釀造是酵母對穀物所施加的魔法,那麼建國啤酒廠就是這個魔法在台灣的起源地。一百多年來,麥芽、蓬萊米與啤酒花在這裡發酵,替城市留下不可抹滅的味道。行政院主導計畫將建國啤酒廠(台北啤酒工場)歷史核心區域,變更為學校用地,交給台北科技大學使用,未來產業活保存之路,該如何繼續?

《葬送,還是活化?》之二|說好的啤酒文化園區呢?

2024-03-09

2018年,台北市政府和台酒公司共同宣布,要將建國啤酒廠(台北啤酒工場)規劃為啤酒文化園區。延宕多年之後,啤酒文化園區的變更案在去年撤案,內政部在今年提出新的變更計畫,要將建國啤酒廠部分場區變更為大學校地,未來轉移給北科大使用。計畫一出引發文資團體與工會的反對。究竟變更的原因是什麼?對建啤的產業活保存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以廢轉能怎麼轉|固體再生燃料SRF 真的同時解決廢棄物又產生綠能嗎?

2024-01-14

台灣事業廢棄物產量居高不下,其中可燃廢棄物每年約有20萬噸的處理缺口。為了解決去化難題,政府推動將適燃廢棄物做成固體再生燃料(SRF)。能源署指出,每一噸SRF大約可以替代0.86噸的煤,也能減少燃煤的使用。不過,SRF真的能同時解決廢棄物和產生綠能嗎?

地熱發電在部落|如何利用熱水打造共存共榮的未來?【用熱發電系列之二】

2023-03-11

花東一帶具有地熱潛力的地區,包括花蓮瑞穗、台東延平、知本、金崙等等,都是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台灣正要起步的地熱發電,未來該如何與部落共存共榮呢?

尋找地熱香菇|地熱探勘的望聞問切【用熱發電系列之一】

2023-03-05

地球內部的地核和地函,有如一個隱藏版太陽,源源不斷釋放熱能,這股巨大熱能展現在地表,可以推動板塊位移,也足以讓火山噴發。

過熱症候群《一》人類篇:當熱死人不再是形容詞

2022-09-19

許多人都感覺今年似乎特別熱。根據氣象資料,2022年的高溫日數僅次於2020年,而大台北都會區,暖化再加上都市開發、熱島效應,超過35度的高溫日數,較20年前增加一倍以上。炎熱高溫,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