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相關報導
故鄉的小地藝術日|一對夫妻的環保藝術行動
高雄美濃茅窩是一個緊鄰山丘的農業環境,居民開墾山坳裡的良田,種植各種農作。羅元鴻與蔡佳蓉夫婦,從都市返鄉,推行友善農業,接著推動地方藝術節,為故鄉尋找新願景。
鐵花村音樂聚落熄燈|台東在地展演舞台為何無法繼續?
2023年11月初,台灣好基金會發布台東鐵花村音樂聚落,將在2023年12月30日畫下句點。消息一出,引發關注,從2010年7月31日開始第一場表演,已經是台東熱門地標的鐵花村音樂聚落,為什麼要熄燈?
老家屋‧泰雅心|織女與獵人的傳統生活實踐
宜蘭南澳山上,有棟干欄半穴式的傳統泰雅家屋,家屋主人在這片土地上,照顧土地、傳承文化。透過生活實踐,追尋身分認同,讓人看見家屋裡的泰雅心。
日本老屋與空屋の對策|振興鹿野老屋群的民間力量
走在日本鳥取縣鹿野町,整齊的街道,清澈的水流,一排排古樸老建物,附近還有溫泉,是個讓人身心放鬆的小鎮。設立於四百年前日本戰國時代,目前還留有護城河遺跡和老街輪廓,不過人口老化與外流,讓空屋越來越多。
日本老屋與空屋の對策|廣島尾道老房子的重啟人生
在日本民間,有一群充滿活力的人們,多年來持續在尋找與落實更好的空屋對策。2023年9月底,我們的島採訪團隊,前往廣島縣尾道市和鳥取縣鹿野町,透過在地NPO組織的分享,看到小鎮的活化與重生。
日本老屋與空屋の對策|走訪京都傳統京町家
日本的空屋問題嚴重,2018年調查全國空屋總數849萬戶,空屋率13.6%。推估2028年,日本總空屋數將突破一千萬戶,總空屋率超過15%。到了2038年,更將突破1300萬戶,總空屋率達到21%。怎麼面對這些問題?
玉里蘆葦盛開時|用藝術祭開啟觀光新亮點
秀姑巒溪畔長著許多野生蘆葦,一群人以蘆葦為主題,舉辦玉水圳洄瀾藝術祭。他們期待為地方尋找願景,為生態創造永續,讓希望飛揚在蘆葦盛開的季節裡。
地下台南三部曲:台灣的大航海時代系列|公視我們的島【聰到現場】
四百年前(162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平建立了熱蘭遮城與大員市,當時台灣就已經是整個東亞貿易的重鎮。然而早在一兩千年甚至五六千年前,南島語族早就開啟了屬於台灣的大航海時代。
關於竹子 | 部落鄉愁與傳承
台中原住民部落大學,2023年4月分在大雅區一處彷彿小部落的區域,開始竹屋課程。每週一次,總共36小時課程。一間有著原民傳統技藝和現代建築工法的竹屋,短短兩個月從無到有。
南鐵工程發現19處文資遺構!文物與遺址保存爭議|feat. 蕭文杰 台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P來賓|蕭文杰 台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本集節目邀請到文化資產學者蕭文杰,和我們分享這些出土的文物:清朝的糖間、糖罐、糖漏是什麼?對於理解府城的糖業史有什麼樣的幫助?而其中的砲彈群又來自什麼時期?訴說著什麼樣的故事? 這19處遺構目前面臨的問題:「搶救式挖掘」可能帶來什麼影響?定位成遺構或遺址有何差異?而文資保存與工程開發真的只能站在對立面嗎? 延伸閱讀》和平島的西班牙記憶|...
從新竹女中小禮堂 看校園老建物保存困境
創建於1924年,日治時期大正13年,即將建校百年的新竹女中,校園景觀跟最早時期的樣貌,幾乎不同。但校園中一座1932年落成的小禮堂,過去90年,沒有跟著一棟棟已經消失的老校舍,歷經改建或重建,很大程度保留最早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