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的衣服是什麼紗?|寶特瓶不夠了,穿鳳梨嗎?

採訪 / 撰稿 呂培苓
攝影 / 剪輯 陳添寶

各行各業都想把材料循環再利用,紡織業也是。以往寶特瓶回收抽紗再利用,是紡織再生料的大宗,隨著各大飲料廠紛紛宣布要回收自己的瓶子,紡織品再生料的來源將嚴重缺乏,那,要拿什麼來做衣服呢?

買衣服,請認明「單一材質」

有戶外休閒旅遊用品公司研發單一材質的服飾,可以全部回收循環再利用。

程鯤是一家戶外休閒旅遊用品公司的董事長,這家公司2023年底推出了「單一材質」服裝系列。程董指著身上的衣服說,「這件衣服的布料、縫線、拉鍊、標籤,全都是聚酯纖維(Polyester)做的。」這系列的聚酯纖維80%是從寶特瓶抽紗來的;另外20%則是從廢布料回收再生紗,這是紡織界很新的一種再生料。

不過,要做一件聚酯纖維單一材質的衣服並不容易,要特別請周邊廠商配合開發純聚酯纖維的產品,為什麼呢?

因為通常衣服的縫線是棉的、鈕扣有尼龍的、拉鍊有金屬的。原本這都是服裝組成的常態,但如果要把衣服回收,然後還原回紗線、再去織布做衣服,這些混紡有異材質的衣服,就很難做到。

有成衣公司推出100%寶特瓶抽紗做的單一材質服裝。

另一家品牌成衣公司幾年前也推出100%寶特瓶抽紗做的單一材質服裝。衣物上低調繡著:100%(百分之百回收)、∞(無限循環)、Ø (零浪費)。資深總監蔡英鴻說,「快時尚,結果有很多大量生產的衣服。這一季過了,賣不出去,就導致全世界很多多餘的衣服。」公司因此希望推出可回收再製的衣物,不然全世界80%的衣物,都是送到焚化爐去燒掉。

衣物到衣物,直接回收抽紗

機器滾出一條一條長長的聚酯料,是用布廠不要的邊角料、過季布料回收溶掉再製而成。

林口一間工廠實驗室,機器吐出一條條長長的白色聚酯料。聚酯料的來源是過季的布料、邊角料。這些布料都是單純聚酯纖維紡紗做成的,所以回收再抽紗並不困難,就像回收寶特瓶一樣。

但是很多衣服都不是單一材質,要回收再用很難,尤其現在衣服強調機能性,有很多塗層,有的要吸濕排汗、有的要防水等,要回收抽紗,是不是就要研發出很多種不同的溶劑?

業者計算,單純聚酯纖維的廢布料回收再製,比起用化石原生料,大概可以減少72%的碳排。

林口這家塑膠工業公司纖維事業部副總蔡昌明說,「你一定要在一兩道過程內完全去除,所以溶劑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件衣服回收要經過十道過程,未來消費者也不想買單。」回收混紡衣服再抽紗,是現在全世界紡織業都在努力的方向。

全世界的聚酯,一年有8000萬公噸產量,其中一半都是拿來做衣服,如果可以將這4000萬公噸的衣服都回收來抽紗、再做衣服,就可以減少對開採化石原料的依賴。業者計算,單純聚酯纖維的廢布料回收再製,比起用化石原生料,大概可以減少72%的碳排。

重新思考定義:需要什麼樣的衣服、鞋子,簡化材質工序

日本超級馬拉松選手關家良一穿襪鞋跑步。

2023年12月,天才矇矇亮,日本超級馬拉松選手關家良一穿著一雙很奇怪的鞋子,出現在台中街頭,這鞋子上半部像襪子,下半就是一般運動鞋鞋底。關家良一說,經常長跑,每天腳的狀態都不一樣,「如果鞋太硬,就很難去適應,這種鞋反而可以配合自己的腳,我覺得很好。」

生產這種赤足襪鞋的陳谷銘自小習武,「教拳不教步,教步就打師父啦!」他強調,腳有很多天然的功能,但因為現代鞋子的防護做得很好,所以腳板、腳趾很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到。赤足襪鞋顧名思義,就是讓腳接近赤足狀態。

襪鞋子分成兩部分,上半部像襪子一樣,是尼龍材質,鞋底是PU(聚氨酯)做的。

陳谷銘說,他的鞋子只有兩種材質,五道工序;但一般運動鞋起碼十幾種材質,一百多道工序,所以運動鞋生產時程要拉很長,而且不可避免地會大量生產,結果造成浪費。

降低原料碳足跡:不需要進口,台灣就很多–鳳梨葉抽紗

台灣有紡織業者以原本是農業廢棄物的鳳梨葉子為材料,研發「鳳梨紗線」,並製成布料。

一群老闆們圍著一塊漂亮的緹花布,這塊布已經有設計圖要做衣服,將會參加2024年紐約時裝週,「第一塊的鳳梨電腦緹花布 !」

織品公司創辦人鄭清揚說,棉麻等天然纖維要特別去種,會跟糧食搶農地;而化石原料雖然是紡織材質最大宗原料,但它需要進口、需要提煉 ,「那碳排的數據就會出來!」

但鳳梨紗不一樣,因為鳳梨葉是鳳梨生產後的農業廢棄物,一公斤鳳梨果肉有1.4公斤的葉子,「農夫18個月後種完鳳梨,通常會請清潔公司將廢棄物清走,去焚燒,有大量碳排放。」另外一家品牌公司副總謝煥麒表示。

鳳梨葉是鳳梨生產後的農業廢棄物,一公斤鳳梨果肉有1.4公斤的葉子。

這塊緹花布的誕生,是這群老闆接棒合作的成果。謝煥麒承擔鳳梨紗的織品衣物,行銷國內外市場的任務。鳳梨紗目前還必須與其他材料,例如棉花、聚酯纖維混紡,做成衣服、袋子,鳳梨皮還有類似皮革的觸感,「未來可口可樂要回收自己的瓶子,所以未來recycled bottle的來源也非常有限。那我們台灣接下來能夠做什麼呢?」謝煥麒說。

用鳳梨紗製作的的織品衣物。

桃園的這家老牌紡紗廠,老闆娘楊秀珍正要開箱原料「這裡面是台灣的有機鳳梨纖維。東南亞的鳳梨纖維比不上我們的。」鳳梨葉直接在農場抽取纖維,再送到紡紗廠。楊秀珍和先生郭銘松經營的紡紗廠,是台灣碩果僅存沒有外移的毛紡廠,根留台灣,屹立至今。「鳳梨紗有很多優點,很涼感,不輸化學的涼感纖維,穿起來就會很涼爽。還有它真的可以抗菌,檢驗報告也都出來」郭銘松說。

全世界熱帶地區都有生產鳳梨,鳳梨紗來源不虞匱乏,但目前鳳梨紗線的添加量最多到30%,一方面是紗線柔細度還要改善,另外就是從鳳梨葉取得纖維的比例還得提升,才能降低成本,但郭銘松很有信心,「再一年就可以降50%了,因為降到50%的話,跟亞麻、苧麻,就差不多價錢。」

延伸閱讀》關廟一朵花|鳳梨葉也能做衣服?

桃園一家老牌紡紗廠,董事長郭銘松對自家生產的鳳梨紗線很有信心。

公部門與大企業採購,幫助紡織循環經濟起飛

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認為,公部門或者大企業採購,可以幫助紡織循環經濟起飛。

現階段各種再生料的產品價格偏高,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認為,公部門或大企業多多採購,可以幫助新產業起飛。「譬如說台鐵制服或軍警制服。我們在歐洲看到用非常多政府採購的方式,開始去帶動。就可以在初期大家還在嘗試商業模式的時候,先給他們支持的力量。」

歐盟在2023年7月提出,要紡織產品生產者負起責任。像荷蘭就要求到了2025年,市場上的紡織品必須有50%被回收,而且要求提高衣物到衣物,也就是衣服回收抽紗的比例。歐盟的要求,對台灣已經逐漸成形的回收技術、再生材料,開啟了一個新的市場。

「以前我們都講Made in Taiwan,對不對,那有沒有可能未來是Circulate in Taiwan?循環在台灣?」

 

延伸閱讀》《荷蘭系列報導》循環經濟找商機 鹿特丹水岸新創之夢

集數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