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系列報導》循環經濟找商機 鹿特丹水岸新創之夢

記者 / 陳寧

新創企業Dutch Awearness設計可百分之百回收的工作服

意識到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快速消耗地球資源,可能導致的環境危機,循環經濟漸漸成為國際間熱議的新詞彙。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出發,荷蘭掀起了一股創業風潮。位在鹿特丹水岸的Blue city,就是循環經濟圈極具知名度的新創基地。

身穿螢光黃、亮橘色工作服的模特兒,從舞台上緩緩走向台下的群眾身旁,背景則播放著一張又一張讓人觸目驚心的海洋廢棄物照片。 

在2018年荷蘭循環經濟週的會場上,這家由荷蘭的新創企業Dutch Awearness安排的另類時裝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數百位參與者的目光。Dutch Awearness創辦人里恩・奧圖(Rien Otto)研發出百分之百以聚酯纖維製成的布料,不僅可以完全回收再利用,而且他所設計的工作服、餐廳服務生的制服,只租不賣,業者租用這些衣服,到達使用期限之後,由Dutch Awearness負責回收,藉此打破一次性購買造成的廢棄物問題。

新創企業Dutch Awearness在循環經濟週展示可回收的工作服

意識到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快速消耗地球資源,可能導致的環境危機,循環經濟漸漸成為國際間熱議的新詞彙。循環經濟和資源回收的概念有所不同,回收僅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分離出一部分可再利用的物質,製造成新產品,最終仍會產生許多無法回收的廢棄物。循環經濟則強調打造一個封閉零廢棄的系統,首先,透過改變設計,減少製程中可能產生的廢棄物,還要再將廢棄物,轉化為用來再生產的原料。

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出發,荷蘭掀起了一股創業風潮。位在鹿特丹水岸的Blue city,就是循環經濟圈極具知名度的新創基地。

循環經濟成新商機   創業基地冒新芽


周末的鹿特丹布拉克(Blaak)車站旁,熱鬧的露天市集,小販們兜售著各式蔬果、二手衣還有古董家具。依照手機導航的指示,沿著水岸走到Blue city的所在地,外觀看起來像是座廢棄的建築物,讓人有些懷疑是不是走錯地方。

事實上,這裡真的曾是一座廢棄多年的游泳池 。走進當年的戲水區,又高又長的滑水道、牆上鮮豔的熱帶風貌彩繪,都還保留著。Blue city工作人員路克・莫倫納(Loeke Molenaar)指著戲水區上方的圓頂玻璃帷幕,向來參加導覽團的人們解釋,「現在你們進到這裡,應該可以感受到裡面滿熱的,這個戲水區的設計就像一個溫室,後來新的團隊接手之後,也確實讓它發揮溫室的功能,運用這個空間來種菇」,她說。

廢棄的游泳池現在成為新創企業的基地

這個游泳池曾是許多鹿特丹市民的共同回憶,卻因為財務問題在2010年一夕倒閉。三年後,一位叫做希曼・考克斯(Siemen Cox)的年輕人因緣際會用不可思議的低價,買下了這座建築物,他在這裡創立了Rotterzwam公司,回收家戶的咖啡渣來做成養菇的太空包 ,有興趣的民眾也可以買一桶現成的材料包,在家種菇來享用。

希曼・考克斯回收家戶的咖啡渣做成養菇的太空包

希曼・考克斯的創業行動,漸漸吸引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進駐Blue city。他們回收廢棄建材和醫院拆下來的舊電線、管路,裝潢出現在的辦公空間。

艾瑪・范德萊斯特(Emma van de Leest)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位生物設計師(Biodesigner),對鑽研生物材料情有獨鍾,還在Blue City的地下室,打造了一間實驗室,讓有興趣進行相關實驗的人,都能來申請使用。生物設計師不只是設計師,同時也像是農民,他們播下菌種,在一定環境的控制下,仔細培養,讓菌絲體結構長成他們想要的形狀。

「你能想像嗎,用細菌來織出一件外套,或者用細菌和藻類,來為布料染上色彩,這些聽起來很像科幻小說的情節,其實已經有人在精密的實驗室裡做到了,這種會生長的材料,是未來的趨勢」,她熱情的對來參加工作坊的十幾位民眾介紹著生物材料的趨勢。

艾瑪正示範如何把菌絲體跟麥稈混合

這天工作坊的主題,是如何用菌絲體來製作容器。艾瑪把麥稈和菌絲體混合之後,放進模型中 ,再擺到保溫箱裡,讓菌絲體在恆溫環境生長幾天,滿滿的白色菌絲體就會完全包覆麥稈,形成一塊像是保麗龍一樣的物體,具有耐震緩衝的效果,同時又是可分解的自然材質。艾瑪解釋,這種材質可以取代保麗龍,解決環境問題,麥稈也可以換成麻布、草莖等其它生質廢棄物。

鹿特丹港邊,一間叫做Uit Je Eigen Stad的餐廳,主打都市農耕的概念,所使用的食材都是來自餐廳旁的菜園。餐廳也有一部分蔬菜來自魚菜共生系統,蔬菜的種子會撒在麻質的栽培墊上,蔬菜收成後,這些麻質墊料就成為廢棄物。艾瑪就曾和 Uit Je Eigen Stad 餐廳合作,利用這些麻質墊料來栽培菇類,種出來的菇,又能夠再回到餐廳,作為食材。

用菌絲體和麥稈製造出的容器可取代保麗龍

艾瑪說,他們曾經接到德國番茄農來訊詢問,能不能代為處理他們栽培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墊料,但Emma認為,他們不希望把廢棄物運到太遠的地方處理,因為這又會造成更多資源的浪費。怎麼打造在地的循環系統,解決在地的問題,是他們想努力的目標。

剩食加工的出路 生物可分解新素材

如何解決剩食,也是另一個熱門的循環經濟議題。瓦赫寧恩大學食物與生質研究中心專案經理多恩・帝莫曼斯(Toine Timmermans),長期關注荷蘭的剩食問題,也協助過幾家嘗試將剩食加工成食品的社會企業,例如用麵包釀造啤酒,以及將超市醜蔬果加工成濃湯和醬料調理包的Kromkommer等。

Kromkommer在兩年前成立了荷蘭第一間專門加工剩食的工廠,每天可以處理一萬公斤的醜蔬果。「這些雖然都是還能夠再使用的良好食物,但小規模加工,卻使得成本更高」,帝莫曼斯指出。在瓦赫寧恩大學的支持下,Kromkommer和幾家社會企業在校內開設了第一家店面,帝莫曼斯認為這不是有效的解決方案,「我看到很多年輕的社會企業家想要解決問題,不過如果想要有影響力,還是要有能夠接觸到更廣大消費者的管道」。

用芒果皮跟鳳梨皮製作出的可分解皮革

帝莫曼斯的觀察,其實也正是許多以循環經濟為出發點的社會企業、新創團隊所面臨的挑戰。

Blue City的一樓大廳,展示了這些新創企業的產品,一位在這裡工作的年輕創業家,拿起一個皮包,介紹起這樣產品的特性。它的原料是來自於廢棄的鳳梨皮和芒果皮,看起來和真的皮革 沒有太大的不同,而且還具有生物可分解的特性。

「我們認為,既然快時尚是很快就會消耗掉的商品,就更應該使用這些對環境友善的生物可分解材料」,她說。不過,這種人造皮革目前還得克服防水的問題,雖然有一些化學塗料可以達到防水效果,團隊希望能研發出生物可分解、對環境友善的塗料,「他們還在找尋下一步的資金來源」,這位年輕創業家微笑著補上了最後的結論。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