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農業的荷蘭精神

永續農業的荷蘭精神

氣候變遷、持續成長的全球人口,農業生產的挑戰,越來越艱困。如何生產出足夠的糧食,解決飢餓問題,同時減少生產過程的資源消耗,降低從產地到餐桌的剩食,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找答案。位居世界第二大農產出口國的荷蘭,有人鑽研科技,開發多樣化的未來食物,也有人選擇和自然和諧共處,耕耘生態農業,他們做了哪些準備,又有什麼樣的反思?

《荷蘭系列報導》荷蘭農業下一步 科技是糧食危機的唯一解方?

2018-08-31

先進的科技,日趨精準化的農業生產模式,會是解決人口爆炸、糧食危機的解方嗎?當無人機、農業機器人和電腦環控設施越來越普及,農業的本質,和務農所需的專業,是否也需重新定義?即使在農業科技首屈一指的荷蘭,農民和消費者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荷蘭系列報導》能源消耗走向剩食再利用 畜牧生產的循環契機

2018-08-31

少吃肉可以節能減碳、推動一周一天無肉日、吃素救地球,這樣的說法和倡議活動,不管在歐洲或者其他國家都越來越盛行,台灣也不例外。面臨氣候變遷的威脅,貢獻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15%的畜牧業,似乎成為眾矢之的。但人類可以完全茹素嗎?如果要少吃肉,應該減量多少才足夠?畜產品的生產,又是否註定無法和永續二字沾上邊?

《荷蘭系列報導》循環經濟找商機 鹿特丹水岸新創之夢

2018-08-31

意識到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快速消耗地球資源,可能導致的環境危機,循環經濟漸漸成為國際間熱議的新詞彙。從循環經濟的概念出發,荷蘭掀起了一股創業風潮。位在鹿特丹水岸的Blue city,就是循環經濟圈極具知名度的新創基地。

《荷蘭系列報導》豬牛雞羊 屎尿何處去

2018-08-31

要享用畜產品,就必須面對惱人的「屎事」。聽起來雖然不太愉快,卻是畜牧業能不能永續發展的關鍵。對於農業生產一向採取精準控制態度的荷蘭人來說,如何好好處理屎事,將其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自有一套方法。

《荷蘭系列報導》現代烏托邦 荷蘭生活新童話

2018-08-31

一手催生Eva Lanxmeer社區的規劃師瑪琳・卡普登(Marleen Kaptein),希望落實樸門的理念,打造出永續的現代都市典範,從文化、建築、地景、水、能源、交通、都市農耕和公民參與八大項目,提出了實驗性的構想。

《荷蘭系列報導》一個村子兩座農場 全球化浪潮下的選擇題

2018-08-31

應該鼓勵發展大農,或者支持小農?應該致力拓展外銷,或者推動地產地銷?阿默斯福特市郊,同一個村子裡,比鄰的兩間農場,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他們的故事,宛如「大小農之爭」的縮影,吸引許多人前來一探究竟。

《荷蘭系列報導》靠海藻吃穿 海洋裡的未來潛力股

2018-08-31

桌上擺著一盆小動物的骨頭,一旁的書架上還放著幾片乾燥的魚皮,牆邊的層架裡,擺著各式各樣顏色不同的乾燥海藻,仔細一聞,還能聞到屬於海岸的那股鹹腥味。荷蘭設計師寧克爾・霍夫利格( Nienke Hoogvliet),位在海牙的工作室,就像一個小型的自然標本館,雖然是一位設計師,但她的工作過程更像在進行科學實驗。 「我從七歲就決定成為一個素食者,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在探索各種自然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