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櫃裡的永續選擇題|舊衣回收該去哪?

採訪/撰稿 林書帆
攝影 葉鎮中 陳慶鍾 顏子惟
剪輯 葉鎮中

如果家裡有穿不到的衣服,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處理方式,就是丟進舊衣回收箱,但你有想過,這些衣服最後去了哪嗎?

有些民眾可能以為,丟進舊衣回收箱的衣服,會被直接捐贈給弱勢族群,但大部分舊衣,其實是透過轉賣換現金的方式,來支持社福團體營運。「就是弱勢家庭的人來幫忙整理、分類,再賣到國外,他們領薪水,99%以上的舊衣,都是這樣處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傷殘宏恩協會理事長湯劍雄說明。

湯劍雄和二十幾個社福團體,在新北市樹林區共同成立了一家舊衣回收場,這天,他忙著把一個個舊衣回收箱推上貨車,準備載到資源回收場當廢鐵賣。原因是這幾年舊衣回收利潤越來越低,原本一公斤能賣12元,現在只剩1.5元。湯劍雄估計,再三、四年就要把台北市僅存的兩百多個回收箱陸續收掉,結束舊衣回收業務。

來到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的二手商品館,二手衣是銷路最好的品項,占了店內一半營業額,提供不少弱勢族群穩定的工作,但光靠基金會幾家二手商店,消化不了龐大的舊衣量,過去會有業者收購他們沒辦法賣的衣服,再轉賣到國外,但近年這些業者紛紛倒閉,產業斷鏈的情況下,民眾還是不停把舊衣送來,導致基金會必須自行付費,請廢棄物清運業者來把舊衣運走,二手衣已經從原本的經濟支柱,成為社福團體的負擔。

曾經年產值高達新台幣二億以上的舊衣回收業,為何沒落至此?舊衣回收業者吳基正說,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海運運費飆漲,對以外銷為主的舊衣回收業,造成很大衝擊,但疫情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幾年東南亞、非洲的主要二手衣進口國,為保護本國紡織業,陸續以提高關稅的方式來限制二手衣進口 。另一方面,有些過去的二手衣進口國,例如中國,已經成為二手衣出口國。進口國需求減少,出口競爭對手卻增加,台灣業者為了維持競爭力,必須更嚴格篩選收到的舊衣,但大量生產的廉價衣物品質不如以往。「早期我們收回來的衣服,七成是可以賣的,現在只有三成可以賣,七成是垃圾。」吳基正說。

以往不能再當二手衣賣的舊衣,還能送到印度重新抽紗,再製成地毯等產品,但海運運費飆漲下,送到印度已經不符成本,最後只能送進焚化爐。根據環保署統計,近五年來,舊衣回收量,從2016年的4.8萬公噸,成長到2020年的7.8萬公噸,能當成二手衣賣的比例,卻逐漸下滑,扣除做成抹布等降級使用的數量,最後送去焚化的比例,到2020年已經上升到35%。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魏文宜表示,舊衣這類纖維布料,屬於高熱值的廢棄物:「一公斤舊衣大約會產生4900到7000熱量(值),可是我們一般焚化爐所設計的能量,就是可以容許發熱的熱量,差不多是2000到2500左右。」

如果垃圾的熱值超過焚化爐承受力,就必須減少垃圾焚燒量,影響垃圾處理效率。而不斷攀升的垃圾處理費,對業者也是很大的負擔。

其實被送進焚化爐的舊衣,還是有再利用的潛力。現在的衣物材質以聚酯纖維為大宗,聚酯纖維就是寶特瓶的材質。2018年世足賽時,許多國家的球衣就是台灣廠商用回收寶特瓶製造。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與光學科技公司,合作研發了一台分選儀器,正在吳基正的回收場中測試,要將聚酯纖維製造的衣物挑選出來,再製成衣服。

不過限於成本考量,現階段只有聚酯纖維含量80%到100%的衣物,才有回收再製的效益,剩下的舊衣又該如何處理?

環保署近年與經濟部工業局,開始推動將高熱值廢棄物製成固體再生燃料(SRF),在台南柳營有一家科技公司,就專門收集這種廢棄物來做燃料,目前每個月可以處理3000公噸的舊衣,業者表示如果持續提升產能,所有原本要進焚化爐的舊衣,都可以做成燃料棒。

不論是回收再製或製作成燃料棒的高科技,似乎都與一般民眾的生活有些遙遠,其實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方式可以做到「穿得永續」。購買二手衣就是其中一個選項。

真人棚拍賣舊衣

台北大學企管系畢業的楊昌達,有感於自己累積了不少閒置衣物,想要自行轉售,又覺得一一拍照上傳網拍平台很費工,於是和幾位同學成立了二手衣寄售平台,以真人棚拍的創新方式來提高成交率。據他估計,在他們平台銷售的二手衣,有60%都能成功找到新主人,成立一年多來,每次開放收衣,釋出名額總是供不應求。不過他們即將從原本可以無償使用的校園場地搬離,場地成本增加後是否能夠順利營運下去,是下一階段的挑戰。


設計App交換二手衣

同樣關注二手衣議題的洪于捷,正是因為看到台灣二手衣店,普遍必須負擔高額倉儲、衣物整理成本,又時常被消費者質疑二手衣為何賣這麼貴的困境,因此沒有選擇開二手衣店,而是從「交換」著手。他創立換衣App,由消費者自行整理二手衣、拍照上傳,進行交換。

App成立一年多就累積了七千多名粉絲,可惜因為個人創業資金有限,無法負擔粉絲增加後的維護成本,洪于捷只好選擇停止營運,但他相信自己過去一系列行動帶來的影響,還是會擴散到台灣社會裡,疫情趨緩後,也將繼續舉行實體換衣活動。

減量從衣物教育開始

由許紓語和楊秉勳成立的設計室,則是專注於衣物教育。他們在進行相關推廣時,總是會從衣物的生產端談起。待過服飾產業的楊秉勳解釋,一件衣服製造前,廠商會先生產測試樣布:「假設我們有五個顏色,但在測試時會生產八個或十個顏色讓業主挑,最後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樣布會被廢棄掉。」

布料做衣服前要進行裁切,又會產生不少邊角料,而隨著服飾業從過去的春夏、秋冬一年兩季,轉變為平均三週就出新款的快時尚,這些廢棄物也會成倍增加。楊秉勳強調:「我們不是要大家不要買新衣服,而是思考你的需求,去買你真的需要的衣服,而不要受廠商行銷手法的影響,去買很多你其實不需要的衣服。」

藉由適當的保養和修補,延長衣物使用壽命,是他們十分重視的環節,至於真的穿不到的衣服,許紓語會開班授課,教大家改造成貓窩、提袋等物品。楊秉勳認為,衣物教育的核心,是要改變大家看待衣服的觀念:「當然你願意買二手衣、交換、修繕都很好,但你需要買新衣服的時候,就去店面試穿、摸摸看,挑選適合你的衣服,而且你願意跟這件衣服相處超過五年、十年,它可能釦子掉了、拉鍊壞了,你願意去找修改師延長它的壽命,而不是把衣服當作消耗品。」

該如何讓穿衣服這件事,變得對環境更友善,牽涉到的不僅是高科技的回收再製,每個人在消費時,其實都是在回答,衣櫃裡的永續選擇題。

地點
集數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