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關鍵字

【島在現場】「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審查會議|2025.05.12 

2025-05-15

環境部本週一(5/12)召開「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專案小組審查會,這次提出的版本,將適用條件限縮在兩年內無產業活動的人為濕地,也就是像養殖池、埤塘、鹽田等環境、以及周遭50公里內曾有紅樹林分布之生長棲地,並配合環境條件選用合宜樹種,實施紅樹林復育的面積皆應大於0.1公頃等等。

環境部舉行「海草復育」與「紅樹林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 2 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

【島在現場】「海草復育」與「紅樹林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學草案審查|2025.1.23

2025-01-24

2025年1月23日上午,環境部舉行「海草復育」與「紅樹林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 2 次專案小組審查。這是一場公開會議,現場有委員在議程進行到第一位民眾發言之後,提出拒絕媒體錄影與拍照。經主席裁示,接續的會議,媒體只能旁聽,無法拍攝,若引述與會者的發言須取得發言者的同意。 期待能增加自然碳匯,政府將海草與紅樹林視為具有潛力的藍碳,...

灘地回復|為什麼這些地方必須清除紅樹林?

2024-08-31

當新竹香山、台北關渡、新北蘆洲、彰化福寶等地陸續伐除紅樹林,在邁向淨零碳排的路徑上,政府計畫將紅樹林做為自然碳匯,想種植紅樹林來減碳。台灣生態學會理事蔡嘉陽認為「這不是為了生態,是為了生意。」紅樹林沒有罪,問題是人們把它帶到了,原本沒有它的地方…

尋回灘土:淡水河紅樹林擴張的困局

2022-05-02

1986年設立關渡自然保留區,成為台灣第一個被指定的國定自然地景。然而,2021年12月,它卻也成了第一個被解編的自然保留區,是為了什麼呢?

風頭水尾的「濕」落之地|彰化海岸濕地面臨哪些威脅?

2021-12-20

台灣的海岸地勢多變,東西南北都各有特色,其中彰化海岸濕地幅員遼闊,最寬可達6公里、面積超過12,000公頃,是全台灣最大的泥質灘地。當潮間帶的地貌越接近原始泥灘地的模樣時,生態也越精彩。但是這片廣袤的泥灘地,多年來卻飽受工業開發、外來植物入侵等問題摧殘。

爆紅的滋味,海空步道與芳苑濕地

2021-10-11

「連假的時候超恐怖的,我從小到大沒看過這麼多人。」海空步道帶來的人潮,讓彰化縣芳苑鄉居民林先生大開眼界。這條通往紅樹林的步道,將把芳苑帶向怎樣的未來?

誤植的代價:種下紅樹林之後

2021-01-11

種樹是好事,如果種錯地方呢?為何原本生長在河口的紅樹林,會被人為移植到泥灘濕地,演變成生態悲劇?想復原,代價有多高?  

陸蟹的天堂路|幫助抱卵母蟹平安過馬路

2020-07-13

牠看似不起眼,卻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出現在你我的腳邊。從北部的淡水河口到中部的高美濕地,在繁衍新生命的路上,陸蟹遭遇了什麼樣的難關和危機?

水水綠綠的無用之用(下)|都市開發導致濕地環境惡化

2018-01-29

高雄中都濕地的灘地上,白鷺鷥輕巧漫步,一灣流水映襯著兩旁紅樹林,這優美景致,曾經被網友票選為全台十大最美濕地之一。許多人或許不知道,早在十幾年前,中都濕地公園的前身,是合板工廠利用愛河運送木材的貯木池和廠房。當合板產業沒落,中都地區變得雜亂無章。高雄市政府砸下三十億重新規劃,開闢公園用地時,刻意保留舊河道,復育昔日老愛河畔的紅樹林生態。

紅樹林悲喜|芳苑濕地、香山濕地的漫長拉鋸戰

2013-05-27

有一群強悍至極的植物,站在河海交界之處,彷彿河流的雙唇,開闔之間吐納生命,打造豐富的生命樂園。師大生命科學系名譽教授黃生,喜歡把紅樹林比喻成大地之唇。河口就有兩片上下唇,都是淤泥的河口怎麼保護?大自然賞賜我們一種可以在淤泥裡著根固定的樹種,叫做紅樹林,多偉大的天作之合!

南方河口敘事|高雄林園高屏溪畔生活居民群像

2008-12-15

該怎麼樣,才能把一條河流的故事說完?而在長流故事裡,我們人類又正在扮演什麼角色?南台灣的高屏溪,是全島年逕流量最大、流域最廣的河流,千萬年來,她一點一滴地堆積出南方的沖積平原,建立起農業發展的基礎環境,而在奔向大海的同時,她更為河口、海濱的人們,帶來無限的資源與夢想。可是,現在的高屏溪,過得好嗎?水岸上的人們,生活是否依然快樂?我們想去海口看一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