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相關報導
竹城「水」夢!新竹市公投後,好水在哪?
2021年,一群來自新竹的地方媽媽,發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公民行動。他們要求新竹市政府訂定《廢水及污水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禁止工業、醫療及事業廢水等,排入飲用水取水口上游。這場公投最終以85%的同意票通過,並在隔年新竹市議會審議通過草案,然而這場護水行動還沒結束......
【島在現場】世豐電廠第二次環差報告,初審會建議應重辦環評|2025.03.05
歷時二十多年的世豐水力電廠開發案,昨日(3/4)於環境部召開第二次環差初審會,由於水文、生態、地質安全等諸多疑慮未釐清,主席三度提醒開發單位應具體回應。最後專案小組決議此案應就變更內容重辦環評。
【島在現場】新店瑠公圳老宅迫遷案|2024.11.14
日前台北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公布,將於本月21日拆除新店瑠公圳旁一處老宅。今(14)日上午,老宅第三代居民賴碧珍與多個民間團體到監察院陳情,希望國家人權委員會發揮功能,保障人民居住權。
【島在現場】爭取瑠公圳圳頭納入文化景觀|2024.11.04
新北市文史學會和新店居民今日上午(11月4日)前往新北市政府前舉牌呼籲,將瑠公圳圳頭區納入文化景觀保護範疇,搶救當地包括老榕樹、瑠公圳大樓碑記、萬善同歸衣冠塚、百年樟樹及蔡金木宅等重要歷史地景,避免被開發破壞。
新竹人喝的水出了什麼問題?「喝好水」公投通過後,問題解決了嗎?|ft.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 彭桂枝|我們的島Podcast
流經新竹的頭前溪,供應著新竹縣每日約九成的自來水使用,然而,新竹人卻因為溪流兩側的垃圾掩埋場、水泥業、半導體工廠,或甚至是上游支流鹿寮坑溪旁的五華工業區造成的污染,而長期面臨喝水的水質問題。
【水域神靈】每12年一次的金門海醮:人與海的環境災難與民間信仰|ft.中山醫大通識中心副教授 林培雅|我們的島Podcast
從水出發,了解台灣民俗。我們的島Podcast推出《水域神靈》系列:從金門無形文化遺產之一的「金門海醮」開始;接續推出盼藉神力以避水患的「拜溪墘」和渡亡靈的「水」。人與水的相依與糾纏,歡迎收聽(看)。
東螺溪的新溪望|透過改變周遭來改善河流
台灣的河流有著不同污染問題,透過各種整治方式來改善。不過在彰化,有群人透過地方協力,帶領民眾認識生態,愛護河流,再淨化水質,營造東螺溪的新「溪」望。
世豐電廠後續》花蓮世豐水力電廠 高等行政法院裁定停止執行
花蓮豐坪溪世豐水力電廠開發,由於當地部落居民對於諮商同意過程不滿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願,目前行政訴訟仍在進行當中。 日前2023年8月11日,法院認為諮商同意過程的合法性確有疑義,裁定暫停執行.協助居民訴訟的法扶基金會羅惠馨律師認為,這是因為施工行為對於部落有不可恢復之急迫性,因此法院在行政訴訟期間裁定暫停執行。但廠商是否暫停施工,還得看廠商與經濟部有無提出抗告才能確認。...
流過城市的河流 好划船嗎?
台灣每年舉辦數場路跑馬拉松和自行車挑戰賽,但水上馬拉松卻是首次舉行。2023年4月16日早上五點多,一群人聚集在基隆河岸邊,準備參加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水上馬拉松。
濁水溪河口的生態綠洲|脫離「攪飯配沙」的日子
濁水溪全長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流,出海口在雲林麥寮與彰化大城間,河口寬度約6公里。過去河口常常泛濫,加上風沙漫天,長年進行治理,十多年前開始,透過生態工法抑制揚塵,同時打造一片河口生態綠洲。
鳥嘴潭與瀕危動物|在烏溪填築土方的代價
為了在乾旱缺水期間,幫助中部穩定供水,以及減緩彰化地層下陷問題,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規劃以鳥嘴潭人工湖來蓄豐濟枯。然而開發範圍內有一級保育類巴氏銀鮈和石虎的重要棲地,保育人士擔心對瀕危動物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