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開發業者與自來水公司協議,願意自費設立專管供水,未來5期開發案都轉往竹東員崠淨水場取水,但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認為,整起案子應合併送中央環評,而非切割5期在地方環評送審,把5期用水壓力交由竹東人承擔。
北埔黃金水鄉的憂慮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積極推動農業永續與觀光,許多農民從事友善耕作,過去曾獲得金牌農村。稻田是引大坪溪水源灌溉,水質清澈,村莊還設有洗衫亭,讓居民洗菜、洗衣。

南埔村還有許多水利設施,例如淨化水源的生態池、分水的總汴頭和百年水車,南埔社區發展協會產業營運經理張伊貝說,「水」是南埔村重要且賴以為生的資產,她經常帶著遊客進行深度觀光旅遊,介紹農村文化,擔心可能因鄰近村落的大型開發案,農民會無水可用,耕作陷入停擺。

這項82公頃的開發案,是由母公司艾德蒙海外股份有限公司與旗下子公司投資規劃,在寶山與峨眉鄉分為五期開發。第一期東方樂活養生園區和第二期頌林新經濟產業園區已經於2023年和2024年核准動工,使用北埔淨水場水源。
2025年開發業者送審第三期東茂智慧產業園區,不少北埔居民才知道「隔壁的開發案」要取用北埔水源和經過北埔交通要道,極力要求業者在北埔召開說明會解釋清楚,並呼籲合併審查。

五期開發案的用水規劃
2025年7月9日開發業者首次到北埔召開說明會,鄉長莊明增指出,「這起開發案在峨眉寶山,但出入口在北埔,還要用北埔水源,開發商提供的資訊也不透明,不該分成五期送審,低估整體開發的影響性,受害的是卻是北埔人。」
由於北埔淨水場的水源來自大坪溪,農水署苗管處北埔水圳小組長謝鴻喜也表達強烈反對,「北埔沒有水庫,只能用大坪溪水源灌溉,遇到抗旱期的時候,溪水見底了,農民都無水可用,現在又有那麼多期的開發案,勢必影響農民灌溉!」北埔茶葉產銷班班長陳紹忠則指出,北埔最有名的東方美人茶,是重要的高經濟產業作物,現在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旱澇不均,經常需要人力灌溉,大坪溪的水在旱季也可能面臨斷流,很難負荷更多的用水需求。

根據業者提供的每日用水量,第一期東方樂活養生園區和第二期頌林新經濟產業園區各約380噸、第三期東茂智慧產業園區約112噸、第四期竹科湖畔花園旅館約250噸,以及未來規劃中的農場約200多噸,總計五期達1400多噸。
面對居民的憂心,開發業者蔡典霖說明,今年(2025)6月已經與自來水公司達成協議,願意自費設立專管,等專管完成後,未來五期開發案會全部由竹東員崠淨水場取水,不再由北埔淨水場取水。(延伸閱讀:峨眉溪上游82公頃開發案 分期送審的環評爭議)


轉往員崠淨水場設專管
不過專管的設立並不簡單,自來水公司過去已經同意業者在第一期和二期使用北埔淨水場水源,對於未來第三期開發案必須改往員崠淨水場,自來水公司採「有條件供水」,提出附加條件,包含:
第一、開發業者必須自費從員崠淨水場設立專管,埋管施工如有通過私有地部分,要自行取得埋管同意書或土地使用同意書。
第二、開發業者建設加壓站和配水池與土地,要無償給自來水公司使用。
第三、工程經費和供水設備,未來20年的操作維護費,開發公司要全額負擔。
這項計畫預計從員崠淨水場埋設6.2公里至10公里的專管,預估花費三億元。台3線有許多私有土地,要取得埋管與土地使用同意也是另一個挑戰。峨眉鄉青年李嶽擔心,「如果專管建不好,不就會一直繼續使用北埔鄉的水源?」

農水署苗栗管理處北埔水圳小組長謝鴻喜認為,未來這項五期開發案會再引入1.5萬的人口,但峨眉跟北埔兩鄉人口不過才1.3萬人,代表用水需求會翻倍。因此,他與北埔六個產銷班發起連署,希望政府重視水資源分配的問題。
員崠淨水場用水壓力再增加
倘若員崠淨水場的專管得以順利設立,代表五期開發案所需要的1400多噸的每日用水量,將轉往竹東承擔,台灣乾淨水聯盟理事長彭桂枝表示,新竹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跟用水的增加,員崠淨水場的水資源將會更窘迫。
員崠淨水場主要從上坪溪攔河堰取水,提供竹東民生用水。 根據自來水公司竹東營運所指出,竹東每日需水量3.8萬噸,但現階段員崠淨水場僅能提供約3萬噸用水,加上還要支援芎林用水0.2萬噸,短缺的1萬噸,得仰賴寶山水庫支援。

水利署自2022年進行油羅溪伏流水工程,將原本抗旱期間臨時抽水設施改為永久設施,目標是2026年將員崠淨水場供水量從3萬噸擴充到4萬噸,不必靠外援支應。為了因應人口與產業成長,大新竹地區近年有許多備援計畫正在動工。
開發業者說明,新竹未來有海淡廠計畫跟新竹桃園備援管線,若完工後可再供應40萬噸的用水量,足以支應開發用水。但彭桂枝認為這40萬噸水源皆屬於備援性質,是為了因應新竹現有的用水缺口,不能作為正常穩定的供水來源。
分期開發的水資源風險
而這項總面積達82公頃的五期開發案,第三期已經送到新竹縣產業發展處審查,目前舉辦了5場以上的說明會。北埔鄉長莊明增表示,「現在有北埔抗議、業者就改用竹東水,那萬一竹東抗議,要用誰的水?如果開發案不能整體評估,就會一再出現問題。」

台灣乾淨水聯盟彭桂枝表示,大坪溪是豐枯分明的溪流,北埔人非但沒有從開發案受利,卻因為水源被分走而受害。政府不應該讓沒有經過完整評估的產業開發案,來衝擊既存的民生用水,應該改送中央環評評估。
而新竹縣產業發展處回應關於用水合併計算問題,因為二期與三期土地不相鄰,依法不需要進行合併送中央環評。若第三期開發案審核通過,業者未在3年內完成水、電、道路等基礎工程建設的話,依法要廢止園區。

另外,新竹縣產業發展處也請示中央主管機關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表示如果地方環評委員認為,開發案需要合併送中央環評審查,新竹縣產業發展處就必須合併送審。
面對氣候與水源的枯豐不穩定,農業、民生與產業用水,必須處處尋找水源。峨眉、寶山的五期開發案會用多少水?要拿誰的水?缺水問題是否加劇?成為居民關注的議題,而這一場水源爭奪戰還在持續上演。
核稿/于立平,編輯/林彤恩、林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