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乾旱】枯旱之城-抗旱,怎麼辦?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林書帆
攝影 顏子惟 賴冠丞 劉啟稜,剪輯 賴冠丞 顏子惟

旱象當前,水庫蓄水量節節下降,政府部門的抗旱措施全面啟動,只為了盡可能把水留在水庫。在桃園,埤塘是先民為了抗旱留下的重要資產,在缺水的今天,能不能發揮功能?這些珍貴的水資源,是否有被好好利用?

在抗旱水的各種選項中,地下水是可以立刻上場救援的方案。水利署在桃園總共開挖七口地下水井,其中六口都位在龍潭,水井沿著石門大圳開鑿,利用圳路將水送到淨水場。不過如果久旱不雨,地下水水量也會日漸減少,這幾口抗旱水井深度達200到300公尺,就是為了降低枯旱的影響。抗旱水井在11月啟用,每天的取水量1.1萬噸,但桃園自來水每天供水量達130萬噸,地下水能支援的量,目前只有百分之一左右。

除了地下水,桃園還有一項珍貴資源,就是埤塘。在石門水庫尚未啟用前,先民在桃園台地開挖了上萬口埤塘,做為農田灌溉水源。隨著都市開發,埤塘一一被填平,但至今還有兩千多口埤塘,其中農田水利管理處管轄的就有682口,蓄水容量約有4000萬噸,相當於五分之一座石門水庫。

過去埤塘扮演調節的角色,讓農田可以撐過旱季,但今年10月政府宣布停灌之後,埤塘的水門全部上鎖,農民不得取用,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表示,埤塘現在的角色,是公共用水最後的保命水。

但埤塘分散在桃園台地各處,要引入自來水系統成本相當高,經過水利署盤點三口鄰近大圳的埤塘,包括桃1-4號、社子1A及員08埤塘,經由圳路把水送到自來水廠,另外49口則開放民生及產業自行取用。

除了取水成本高昂,水質也是問題。目前幾乎每口埤塘,都有漁民承租養魚,魚飼料會導致優養化、藻類增生,影響水質。自來水公司表示,埤塘水需要靠其他水源原水混和稀釋,淨水場的淨水設備才有辦法負荷。

針對埤塘養殖問題,2017年監察委員就曾調查,認為水利會承租埤塘給養殖業者,未依水利法規定,「不無影響埤塘發揮平地水庫及灌溉等功能」,向農委會和水利署提出糾正案。對此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指出,農田水利署成立後,對農田水利設施有新的規範,未來埤塘管理將脫離水利法管轄。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則表示,埤塘養魚有歷史淵源,所以一直持續至今。但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認為,埤塘被視為抗旱水源,卻允許養殖,對水質和調蓄的功能都造成影響,應該要檢討。

除了想盡辦法開源,農業還有相當大的節水空間。面對缺水風險,農政單位其實可以透過制度,設計節約農業用水,就不必走到停灌這步。過去農委會為鼓勵農民在旱季休耕,會給予節水獎勵,但是同一個灌區有的休耕,有的卻繼續耕作,農田水利管理處還是要送水。獎勵式的休耕節水效果不彰,今年12月初,農委會宣布,將推動大區輪作制度,以桃園、石門灌區為優先推動地區。所謂大區輪作是依照圳路分區,以石門水庫灌區為例,共分成八區,政府協調同一灌區農民在同時期種植旱作,預估節水效果可達20%。

農委會也計畫輔導農民轉作大豆、黑豆、蕎麥等旱作。在桃園市大園區,陳燕卿和當地農民今年二期就種植將近100公頃的蕎麥。相較於水稻,蕎麥需水量少,受乾旱的影響輕微。陳燕卿認為種植旱作對農民來說,在技術上不是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在後端的銷售。

因應乾旱,替代水源紛紛上場,農業部門也盡可能尋求節水的方式,但是這些策略,能夠因應產業和都市擴張,而不斷上升的用水需求嗎?桃園、新竹地區是缺水熱點,近十年來用水量卻逐年成長。根據水利署資料,桃園、新竹地區到2031年,自來水需求將再增加27萬噸,其中工業用水是最大宗,用水成長近30%。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局長江明郎坦言,在水資源捉襟見肘的情況下,產業持續進駐,供水將是很大的挑戰。

生在多雨的台灣,多數人應該從來沒想過,水,有一天會成為必須上鎖的珍貴資源。在水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工業和都市發展該如何面對這樣的限制,讓每滴水都得到最大的利用,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集數
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