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灌溉」關鍵字
誰喝了魚的水|新武呂溪的日本禿頭鯊、大吻鰕虎不見了!
台東新武呂溪也就是台東卑南溪的上游,最典型的洄游魚類日本禿頭鯊,現在在這裡卻很難看到牠了,甚至大吻鰕虎和其他迴游性的蝦類,也幾乎都不見了......
埤塘水 怎麼用?│能否成為乾旱時的救命水
2020年11月開始,台灣西部拉起缺水警報。原本期待五月能像往常一樣降下甘霖,沒想到梅雨姍姍來遲。眼看梅雨季雨量不樂觀,桃園從5月21日起,進入減量供水的橙燈,新竹地區也可能從6月1日起,進入供五停二的紅燈。
搶救神岡歷史浮圳|留下台灣中部地區開墾史
台中神岡,一條浮圳面臨開路工程,人們不捨百年浮圳就要填埋毀壞,破壞原有的聚落空間,於是出面搶救,要保留浮圳,更要保留台中開拓歷史的古老記憶…
大壩上的思考-水圳斷頭記
沒有長期水源,中科依然持續開發,因為環評結論允許中科在大度堰開發完成前,向農田水利會和自來水公司挪用水源。其中短期開發的6.65萬噸水源,將由彰化水利會從莿仔埤圳調用...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二《老農護水源 不要掩埋場》
2011年4月12日,台南市舉行升格後的第一次環評大會,針對爭議10年的「永揚垃圾掩埋場環評書造假案」,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台南市環保局長張皇珍宣佈:永揚環評書內容涉及多項偽造,嚴重破壞環評審查的正確性與公信力,決議撤銷前台南縣政府,在民國90年5月9日通過的環評審查結論...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一《全方位的戰爭》
雖然村民艱苦抗爭多年,但從中央到地方,沒有任何一個機關,主動檢視永揚掩埋場通過的環評、設置許可文件是否有缺失。2004年村民向台南環保聯盟求助,在加入專業力量、並展開一連串調查後,反永揚掩埋場才出現轉機...
東山聖戰 十年滄桑之三《堅持與專業》
一直在會場外守候的老農,等了十年,終於等到一個欣慰的答案。這10年來他們沒想過要放棄,而最可貴的是,他們不只悍衛自己的灌溉用水,而且還為了後代子孫和數百萬人的用水安全,悍衛烏山頭水庫,無私的表現,更令人感動。 老農們笑了。「歡喜掩埋場輸了啦」,「有噢!真歡喜噢,等到今天10年了,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就很歡喜了。」「今天來最歡喜ㄟ啦,受苦10冬,每次來都沒有一個結果,今天有一個結果,我心情有夠輕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