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在現場】世豐電廠第二次環差報告,初審會建議應重辦環評|2025.03.05

歷時二十多年的世豐水力電廠開發案,昨日(3/4)於環境部召開第二次環差初審會,由於水文、生態、地質安全等諸多疑慮未釐清,主席三度提醒開發單位應具體回應。最後專案小組決議此案應就變更內容重辦環評。

到Google News按★追蹤「公視我們的島」

豐坪溪位於花蓮縣卓溪鄉,世豐電力公司預計在此興建兩座14、20公尺高的攔河堰攔截溪水,透過引水隧道利用高低差發電。全案名稱為「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

資料來源/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環評報告書第二次環差報告
資料來源/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環評報告書第二次環差報告

世豐電廠曾違反環評法  被要求補做環現差

此案於1999年通過環評,2000年取得開發許可,但因2004年才開始施工,違反《環評法》16-1條「取得開發許可後,逾三年始實施開發行為,應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2005年被勒令停工,2009年補做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報告後,主體工程又長期停滯,直到2019年,世豐公司被正崴集團收購,沿用原公司名稱繼續開發。

近期廠商計畫將第一電廠改為地下式廠房,並新增兩座攔河堰下游消能設施等工項,因此再度提交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環境部昨日(3/4)召開專案小組初審會,共十五位民眾登記發言表達正反意見,當地村長、部落主席及鄉代會副主席等人認為,世豐電力將帶來工作機會、促使青年返鄉,並協助農產品銷售,期待電廠能順利開發。

共十五位民眾登記發言表達正反意見

多年前的調查資料是否適用現況?生態基流量及地質安全成爭議焦點

不過由於此案通過環現差與環評的時間,距今已有十幾、二十年以上,民間團體與部分居民質疑,這麼久以前的調查與評估資料是否適用於現況?1999年環評結論通過的生態基流量,是會議中爭論的焦點之一。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依照水利署流量資料,已能證實豐坪溪旬流量有呈現豐愈豐、枯愈枯的趨勢,水文不確定性增加。目前開發單位規劃兩處堰壩取水量分別為6.3cms、24.3cms,以儲水5小時、放水發電7小時的操作方式,將會面臨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時間無法滿足發電的狀況。

地球公民基金會對豐坪溪流量變異提出質疑
台灣河溪網協會秘書長鄒明軒發言

台灣河溪網協會指出,在豐坪溪主流域、第二攔河堰預定地都發現高身白甲魚、台東間爬岩鰍等瀕危物種,豐坪溪流量小於5cms時就會有斷流風險,而廠商僅承諾兩座攔河堰合計0.486cms的基流量,究竟如何維繫河道原有生態功能?

鄰近電廠的太平部落居民Diang Istasipal與Haisul Sunavan表示,豐坪溪中上游地質破碎、坡度陡峭,常有自然崩塌,廠商因應地質風險的對策模糊,既無法讓居民放心,期待工作機會的族人,未來恐怕也將在不安全的環境下作業。

延伸閱讀》豐坪溪的未來|從世豐水力電廠案來看原住民諮商同意、生態基流量

花蓮縣卓溪鄉代表會副主席温德魏發言
花蓮縣卓溪鄉居民田東昇發言

環評委員在書面審查階段,也針對水文、地質變化與生態保育對策提出諸多疑問,但廠商簡報時,僅以一頁投影片的篇幅、就土石方處理問題做回應。會議主席在開會過程中,至少三次提醒開發單位,不論是環委及民眾提出的疑問,都要「具體」回應。

世豐電力總經理李錦浚回應環委提問

針對水文變異與地質安全問題,世豐公司委請專家學者說明。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教授李光敦表示,若比對1959-1999年、2000-2022年兩個時期的資料,豐坪溪確實有豐枯差距加大的情況,高流量約增加5%,低流量約減少8%,他認為這樣的變化並不算非常顯著,不過仍建議廠商在下游設置流量站,以確保足夠的生態基流量。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退休教授曾晴賢則表示,生態基流量未來可根據環境監測的結果進行檢討,這也是國際上建議的做法。

中央地質調查所退休組長費立沅表示,電廠設施雖有部分與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重疊,但山崩有徵兆可進行監測、預防。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補充,對豐坪溪上游的崩塌地,有利用衛星影像執行每季監控,而第一電廠與地質敏感區重疊的部分,至少做了三十孔以上的地質鑽探,在2024年0403地震後,該區域也未觀察到異狀。

諸多疑慮未能充分討論 最後決議重辦環評

然而仍有部分民眾、環委質疑,豐坪溪本就是豐枯差異大的荒溪型河川,十多年前做的評估,真能同時滿足生態基流量、灌溉與發電需求?如果無法滿足,是否還值得破壞少見沒有大型人工構造物的河川?環委闕蓓德提問,雖然廠商已承諾,如果流量不足以供應生態基流量與灌溉需求,會暫停蓄水發電,但這對發電效益的影響為何?如果只看流量平均值、最大值會難以判斷,應檢視極端值出現時,影響的比例有多少。

豐坪溪是少數僅存沒有人工構造物的自然河川

除此之外,尚有部分關鍵問題未及於當日會議中討論。包括兩位委員的書面意見:「推估年平均流量分別為20.62cms與3.77cms,而發電用水量需24.3 cms與6.3cms,似乎堰流量不足以滿足發電需求?」「引水隧道與交通隧道雖不影響地表之地形地貌,但經開挖後將改變地質穩定度,不應排除於細部調查範圍。」廠商在會後才以書面回應方式補充回覆。

在最後討論階段,多數環委決議,本案變更對自然環境有加重影響之虞,且對環境品質維護有不利影響之疑慮,建議就變更內容,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

會議結論為建議就變更部分重辦環評
豐坪溪及其支流水力發電開發計畫(世豐電廠)專案小組初審_影音直播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