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夏威夷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野火,一百多人喪生火海;9月紐約出現暴雨,打破140年降雨紀錄,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態;在台灣,2023年上半年南部面臨嚴重乾旱,嘉南平原三年內二度休耕。因為人為排碳所帶來的環境成本,正由每個人和下一代埋單。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引述美國環保署的研究,排放一噸二氧化碳造成的環境成本,高達190美金(約5800元台幣)。
基於污染者付費,排碳也應該付出代價。2005年,歐盟啟動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碳定價制度,對境內排放源實施總量管制與碳交易。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通過,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成為國際共識,歐盟進一步推出綠色新政,其中一個措施就是將碳定價制度從境內延伸到境外。
今年10月歐盟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第一波受影響的產業包括水泥、鋼鐵、鋁、肥料和下游的螺絲螺帽等,兩年的試行期間,廠商不需繳交碳關稅,但必須申報產品的碳排放量。
▼《島Podcast》碳費開徵?淨零排放?台灣玩真的?|feat.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趙家緯
身為全球第三大螺絲螺帽出口國 台灣廠商如何因應?
台灣是全球第三大螺絲螺帽出口國,2021年出口值達1600多億,出口歐盟達400億,是歐盟CBAM試行期首當其衝的產業。位於台南歸仁這家螺帽工廠有45%產品輸歐,是台灣第一家通過ISO14064-1溫室氣體盤查的扣件工廠。總經理王文信表示,歐洲客戶今年9月已經來信要求要準備產品的碳排數據,還好他們已經準備好資料,否則可能失去訂單。
企業減碳就像是個人減肥一樣,量體重(碳盤查)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依據健檢報告(碳盤查報告)提出對策,針對碳排放較高的製程,進行改善。台南這家40人左右的螺帽廠設定減碳目標,2032年要減60%,2050達到淨零,怎麼做呢?
王文信表示,減碳要從管理面開始,做好管理可以提高產品良率,是減碳的基本步驟。接下來是改善製程,傳統螺絲工廠往往油氣瀰漫,業者在每個機台裝上靜電油氣回收系統,油氣經回收後再做為潤滑油使用。
業者盤查發現,工廠的用油和用電只占螺帽碳排放的5%,另外高達95%的碳排是來自原料和運輸,要從根本減碳必須從原料採購下手。不過原料的碳排放不是下游廠商所能掌控,想把碳減下來還得靠源頭大廠的努力。
台灣第三碳排大戶 中鋼研發氫能冶金和碳捕捉等技術
中鋼是鋼鐵生產龍頭,也是台灣第三大碳排大戶,排碳量占台灣總排放量的8%。中鋼計畫在2025年較2018年減排7%,2030年減排25%,2050達到碳中和。
鋼鐵生產過程中碳排放最高的部分是高爐,為了降低碳排,中鋼積極研發兩項技術,一是在高爐中加入熱鐵磚取代部分鐵礦,第二則是以氫代碳,在高爐中噴加富氫氣體。中鋼技術部門副總經理鄭際昭表示,高爐運作的原理,是用碳把氧化鐵還原,這個過程是放熱,把鐵礦熔成鐵水,如果改噴氫氣,會變成是吸熱,溫度會下降,在控制上需要更謹慎以避免危險。
全球各大鋼廠都積極研發氫能煉鋼,瑞典一家煉鋼廠更率先開始生產,中鋼則計畫2025年至少在一座高爐進行氫能冶金的測試。這些技術的研發,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和人力,氫能冶金更需要大量綠氫,但台灣目前綠電和綠氫都不足,是鋼鐵業未來在減碳上,面臨的一大問題。
鄭際昭表示,即便是在高爐加熱鐵磚或用噴富氫氣體,大約只能減少三成左右碳排,其餘需要仰賴碳捕捉技術。中鋼與工研院合作研發鋼化聯產,將煉鋼產生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捕捉下來,提供給化工廠作為原料,目前已經有一座先導工場,一年可以減碳4900噸,但未來要廣泛運用,還要克服成本等問題。
根據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等人的研究,如果台灣鋼鐵的碳排放不能有效降低,2026年台灣鋼鐵製品出口歐洲要付出的碳邊境稅,將高達98億到194億,相當於每出口一塊歐元就要付出7到8歐分的排碳成本。中鋼業務部門助理副總經理陳銘源表示,未來誰碳排越低,誰就越有競爭力,而這是一個時間的競賽。
中小企業如何加入減碳競賽? 人力與資源不足得先克服
面對減碳競賽,大企業多半開始因應,但很多中小企業還在觀望。光是在減碳的第一關–碳盤查上,大部分中小企業都還沒有完成。遲遲沒完成碳盤查,部分原因是人力和資源不足。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表示,今年已經開始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的人才培訓。
除了碳盤查,中小企業為了減碳要更新設備,也常面臨成本上的考慮,針對中小企業經濟部也提出設備補助方案。文化大學勞工系教授李健鴻擔憂,台灣1800家扣件工廠,九成以上都是小型甚至微型企業,這些補助可能看得到吃不到,他擔心未來這些中小企業如果無法符合歐盟等國的減碳要求,未來可能會因為經營困難而衍生失業問題。
產業顧問黃艷娥表示,中小企業對產品碳申報都沒有經驗,可能導致數據落差過大,讓歐盟對台灣扣件產品的碳排報告產生質疑,呼籲政府建立統一公版和諮詢窗口,讓業者有所依循。
鋼鐵和螺絲螺帽只是第一波迎戰CBAM的產業,接下來塑膠、化學製品等也可能會被納入,影響層面將更廣泛。邁向淨零碳排已經是不可逆的浪潮,每一個產業從上游到下游都必須做出承諾,才能避免在未來因為氣候危機,付出更大、更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