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油污劫|誰在染黑綠島、宜蘭、貢寮、澎湖的海邊生態

採訪 / 撰稿 林書帆
攝影 陳添寶 許中熹 陳蔚慈
剪輯 陳添寶

今年冬天,台灣的海域不平靜,從離島到東部、東北角海岸,陸續傳出油污污染事件,究竟油污從何而來?

不明油污染黑綠島、東海岸

綠島海岸的礁岩地形布滿黏稠油污。畫面提供/ 國科會綠島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平台

12月1日,綠島居民發現,當地景點柚子湖出現黏稠油污,由於綠島的礁岩地形布滿大大小小的坑洞,難以使用吸油棉,台東縣環保局與海洋保育署人員,只能用勺子,慢慢把油污從縫隙中挖除。

國科會綠島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平台博士後研究員李坤璋,發現油污從柚子湖到北邊的燕子洞、烏油窟都有分布,質地偏向重油:「這種油因為比較黏,動物碰到沒辦法自己清理乾淨,油污可能覆蓋到牠們的眼睛,遮住視線、或堵住鰓,導致他們無法呼吸而死亡。」

被重油覆蓋的螃蟹。

海洋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組組長李筱霞表示,柚子湖的油污經過採樣分析,從硫含量、黏度等數據研判,可能是載運原油輪船洗艙後的廢油。這種疑似偷排廢油的事件,2017年3月也曾在綠島發生過,當時學者藉由船舶軌跡及海流流向,研判禍首是一艘外籍貨輪。

每天在台灣周遭海域活動的船隻有八百艘以上,偷排廢油的行為從舉證到後續索賠,都困難重重。12月初污染事件發生後,海保署立即調閱綠島附近海域的衛星影像,卻沒有發現油污。

海保署分析船舶軌跡。

海保署推測,油污可能隨海流往北漂移,於是請漁業署向漁民廣播,若在海上發現油污要協助回報,但也一無所獲。12月8日,台東加路蘭風景區、新北貢寮、馬崗、基隆潮境、宜蘭大里海蝕平台等地,陸續出現油污,海保署統計,受污染的面積合計約5.7公頃。

延伸閱讀》黑油‧綠島|船舶軌跡來緝凶

油污對生態與居民生計造成衝擊

被油污覆蓋的海菜。

在新北市貢寮區,距離出現油污的位置兩、三百公尺外,就是海洋資源復育園區,在當地經營潛店的「夢人」說,這一帶有很多章魚、軟絲、海蛞蝓等生物,擔憂牠們會受到油污影響。

油污污染也衝擊貢寮馬崗漁村的生計,居民陳罔市表示,冬季是採集海菜的季節,雖然馬崗油污已經大致清理過,但是海菜仍然有很重的油味,讓他們既不敢吃,也不敢賣。

海保署採集綠島及東北角各地的油污,分析硫含量與黏度等特性,初步判斷新北馬崗與基隆潮境的樣本,與柚子湖高度相似,可能來自同樣的污染源。

海保署採集綠島及東北角各地的油污。照片提供/海洋保育署

李筱霞說明,目前判斷這次不明來源的污染事件,油污總量未達一百公噸,依照海保署的《重大海洋污染緊急應變計畫》,屬於第一級,由地方政府因應,海保署則是支援人力與物資。

不過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林芷怡觀察,以宜蘭縣和新北市而言,地方政府的人力、器材,以及對油污現況的掌握,都有差異,他認為這次污染已經橫跨五個縣市,中央單位除了提供資源,也應負起更多統籌與整合的工作。

宜蘭縣環保局估計,大約有三四百公尺長、三十公尺寬的海岸受到污染,原本預估三到五天可以清除完畢,但海浪持續帶來新的油污。

截至12月20日,仍有貢寮居民發現新的油污,被潮水沖上岸,綠島的油污也尚未清除完成。李坤璋提醒,油污可能帶來長期的生態影響,例如肉眼難以直接觀察到的潮間帶底棲生物幼體,會因油污染而死亡:「國際上已經有研究發現,油污會影響潮間帶的底棲生物族群,但台灣還缺乏相關研究,我們後續會擬定監測計畫,確認油污對綠島的影響。」

延伸閱讀》石門黑海岸|德翔台北輪油污事件

每年平均四十多起油污污染,成為守護海洋環境的巨大挑戰

一艘外籍貨輪「海順輪」擱淺在澎湖後寮海岸,當地環保局及海巡署、海保署人員緊急拉起吸油索,防止油污擴散。

根據海保署統計,從2021年到2023年,每年平均都有四十多起海洋油污污染發生,東海岸的不明油污還沒找到來源,12月17日,又有一艘外籍貨輪「海順輪」擱淺在澎湖後寮海岸。

12月18日,海順輪因為機艙破損,導致廢油水外洩,當地環保局及海巡署、海保署人員,緊急拉起攔油索,防止油污擴散。工作人員趁著海象稍微平穩時登船,將破損處修復,暫時控制住漏油。19日趁著滿潮,將海順輪拖回馬公港抽除殘油,避免油污再度外洩。

台灣四面環海,無論是故意偷排廢油,或意外擱淺,都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巨大傷害,如何從源頭遏止偷排廢油的行為、加強應變能力,是海島國家必須持續思考的課題。

延伸閱讀》油到小琉球|2021.6.22 中油高雄大林外海油污事件

集數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