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油污事件簿|廢油染黑一公里海岸線

採訪 郭志榮 于立平 楊蕙萍,撰稿 郭志榮
攝影 陳添寶 陳忠峰 陳志昌 郭志榮

2005年,海洋的七月,蘭嶼已經等不到飛魚前來,卻漂來整片的廢油,讓這座極富人文與生態價值的島嶼,遭到最深的傷害。礁岩上濃稠的污油,如同陰暗的墨漬,在海洋生態的蔚藍筆記上,註記一筆讓人驚心的惡劣記錄。

藍的海,青翠的山,豐富的生態,以及純樸的居民,構成蘭嶼迷人的樣貌,那是吸引全球目光的珍貴島嶼。每年夏天,成為度假者的天堂,或是生態家的聖地,但是橫來的災禍,開啟蘭嶼油污事件的扉頁。

七月三日,蘭嶼西南方的海岸上,漂來大片的油污,岸外浮潛的遊客,發出第一道警訊,但是急湧的潮浪,加上疏忽掉的警覺,錯失海外攔油的先機,黏稠的污油大軍群湧上岸。在潮汐的作用下,汙油染黑礁岩岸際,從椰油部落到紅頭村一公里的海岸線,全遭污油污染,其中漁人村前的泊船區,成為受害最深的地區。

傳統的獨木舟泊在灘地上,千百年在狂浪中征戰捕魚,如今卻被黃色封鎖線攔阻,海洋成為被隔絕的禁地。蘭嶼人相信獨木舟有靈魂,他們看著海,應該會感到悲傷。

七月四日,海巡署東巡局官兵渡海搶救,在人員先到、裝備未齊的情形下,近二十位官兵頂著烈日,在充滿刺鼻氣味的空氣中,赤著手就和油污開始奮戰。除污如同作戰,近二十位官兵在沙灘奮戰,滿身污黑的油漬,清出一桶桶的污染物,但是污染面積廣大,如此單薄的人力、物力,如何殲除油污於灘岸?

烈日下,疲憊的身影在礁岩中奮戰,近二十位官兵為油污事件,註記精神感人卻後援不繼的灘岸搶救行動。以少數的人力面對分秒隨浪擴散的污染,事情顯得急迫。三天的時間,未能投入更多搶救人力,也未見專業技術人員到來,難道不便的離島交通,就阻絕所有後援希望。但是轟隆的巨響,破除交通不便的假設。

七月五日下午,一架直升機在海邊來回盤旋,空中查看海岸的污染情形,但是依然未見帶來更多的人力後援。

七月六日終於開始召集當地居民搶救,但是裝備的簡陋,村民赤腳踏在油污之中,用毫無安全保護的方式搶救,讓人看了觸目驚心。環保署長張國龍下午搭直升機前來蘭嶼,進入災害現場勘查,現場瞭解污染的危害情形,針對污油的來源,他懷疑是貨輪在海上偷排廢油。

在署長的指示下,陪同前來的環保專業人員,打算只招募五十多名當地居民進行搶救,但是情形並非想像的順利,混亂的狀態,讓搶救時程延緩,組織動員當地居民,成為一種挑戰,沒有專設的搶救團隊,讓搶救行動失去效率,人類組織可以無盡爭論,但是環境生態卻無法等待。

生態學者邱郁文,成為第一個趕到現場勘查的生態保育人士,深入現場評估油污對生態環境的危害。針對蘭嶼油污事件,邱郁文認為從人文生態的角度思考,它的損害性比龍坑油污事件嚴重。

污染造成的不只是海洋生態的滅絕,連帶也讓台灣珍貴的部落文化,面臨最大的傷害。在搶救行動困難重重下,關心油污事件的人,都思考著同一個問題,究竟是誰闖的禍?

在電腦螢幕前,專業人員從衛星圖追蹤禍首,但是精密的追蹤技術,仍是有它的侷限性,面對資料的不足,茫茫大海中要找出闖禍元凶,成為一種高度的挑戰。台灣四面環海,離島眾多,海洋污染事件風暴不斷,如何提升危害海洋生態事件的偵察能力,也成為海域管制的重要工作。



2001年龍坑油污事件,造成台灣海洋生態史上的最大浩劫,當時搶救人力高達千餘人,許多參與救援的學者,不斷呼籲重視海洋生態的保護。在龍坑油污事件之後,專家學者要求建立一套搶救機制,一旦發生海洋污染事件,能夠迅速的處理。但是蘭嶼油污事件,在連續五日的搶救行動中,人員稀少、裝備缺乏,不僅毫無效率,也喪失最佳搶救的第一時間,讓生態危害不斷擴散。

至今,在龍坑保護區內,遊客高興的接觸自然生態,多年前的生態浩劫,已經漸漸被人們淡忘,或是在幽暗的地方早已滅亡,但是在浩劫之後,我們究竟學到什麼教訓?與龍坑相隔不遠的蘭嶼,同樣具有珍貴的海洋生態資源,在現今又面臨新的生態浩劫,但是受到的關注,卻是極度稀少,沒人知道這樣的心態,會讓這座珍貴之島,危害變化到多深多廣?

蘭嶼人以海維生,海是資源,也是生命,面對海域的污染,他們無力嘶喊還我淨土,卻只能在家園污染的悲傷中,拼著勞力想要掙些所得。當赤足踏上油污,海岸不再是淨土,一個外來的災禍中,是否聽見一個民族最深的控訴。

集數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