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關鍵字

多懂你一些:人蝠之間|理解台灣蝙蝠的第一步

2023-10-28

「我們是看不到牠,認為牠不存在,連喜歡牠的機會都沒有。」黃金蝙蝠館館長張恒嘉說。一襲黑衣,以夜色為保護色的蝙蝠,是一般人很不容易理解的生物,也常常因為不理解,不小心傷害到牠們。人與蝙蝠,相安無事的第一步,是理解。

【顧環境的人】如何從計程車司機變身為基隆生態守護者|一顧環境就是30年!|ft.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 沈錦豐|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2024-03-27

我們的島PODCAST推出:「顧環境的人」,為大家介紹對環境生態長期奉獻的重要人物。本集主角是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他原本是計程車司機,因為叔叔沈振中熱愛賞鳥,因此跟著叔叔一股腦栽入了賞鳥、護鳥與各種環境生態調查與推廣。

不一樣的生態鳥園|讓傷鳥可以安心的家

2023-07-30

鳥園應該是什麼樣子?或是國家管理的鳥園,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在南投的鳳凰谷鳥園,歷史相當悠久,作為一個老牌鳥類動物園,如何轉型出現代生態園區的樣貌,成為不一樣的生態鳥園。

對海告白:漫遊之島|張卉君的台南風景

2023-04-23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樣貌,不論是住在哪裡,你可能有自己習慣走的路、常常光臨的小攤商家、沿途喜歡看的景色,「漫遊之島」,將透過住在不同地區的人物,分享他們自己的漫步路徑以及生活日常,透過他們的眼、看見台灣不同的風景。 張卉君山城女子,卻與海洋結緣,曾經從西部移居東部,現在又生活在台南,跟著她,漫遊台南的城市與海洋,生活可以簡單,也可以是一種實踐,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日常。 延伸閱讀》...

為鳥類造個家|人工巢箱保育計畫

2022-04-18

鳥類因為城市開發、環境破壞等原因,沒有適合的地方築巢,影響繁殖,造成生存危機。如何挑選適當的地方,幫助鳥類造個新家,成為生態保育的新工作。

港口國小的獨木舟畢業趴|探索海洋迎接成長

2020-08-17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國小的禮堂,2020年這一屆的四個畢業生,邀請哥哥、爸爸親子同舟,要展現他們四年來學習獨木舟的成果。畢業生忙著教家長們穿救生衣、「船裙」,以及「如何爬進」手工獨木舟。然後,他們就要到海上划行三公里,告別小學生涯,慶祝畢業。  

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在台灣落地生根的稀有留鳥

2020-06-29

最近大家會在公園綠地中,看到一隻大鳥的身影,牠安靜地在樹蔭下吃蚯蚓,當察覺到有人停下腳步關注牠,就會化身成一根木頭,動也不動,等關注或威脅解除,才會繼續找牠的蚯蚓,或者玩起小水坑裡的落葉。 來到都市的公園,攝影師蕭啟仁讚嘆黑冠麻鷺尋找蚯蚓的功力,「真的很厲害,都知道蚯蚓在哪?」。現在這麼常見的黑冠麻鷺,很難想像在十多年前的台灣,牠還是稀有鳥種。一旦出現鳥蹤,鳥友們都會連夜開車,...

大口呼吸多幸福 (2017新版)

2017-06-26

高雄左營的文府國小,有個很特別的鄰居-東南水泥公司,位置就在學校北邊,直線距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不過長期以來,孩子們並不喜歡這家工廠。

大口呼吸多幸福|文府國小追查東南水泥空污證據

2016-10-17

每天早上七點到七點半,是小學生的到校時間,不過文府國小的學生比較不一樣,他們走進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查清楚,今天的空氣好不好。看不到、摸不到,空氣不太被人們注意,可是空氣的好壞,在文府國小是件大事。

【動物保育】惜蝠|善待我們的蝙蝠朋友

2016-09-05

每次仰望,天空總是帶給人力量,抓對時間,就能看見奇蹟。快速飛掠的身影,大部分的人都感到陌生,台灣陸地上的哺乳類,大約有80種,蝙蝠就占了35種,牠們吃蟲、傳授花粉,是人們不可或缺的動物夥伴…

裡山塾的里山經營學|以在地農業推廣環境教育

2014-12-01

以保護自然的方式,引導大眾接近自然,是里山環境教育的一環。不過如何妥適規劃課程、培育人力,是重要學問。在苗栗,一間裡山塾環境教育中心,開始實驗環境教育課程,不只要讓學員學的好,也要讓團隊永續經營…

貴仙師傅的緩慢農法

2014-09-22

農村青年王貴仙,在城市闖盪多年後,回到故鄉,進行生態農作的生產。由於身體行動不便,加上生態農作的管理費工,他摸索出一套緩慢農法,用觀念和技術,在困苦之地,開創出美麗的農業願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