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關鍵字

校園食在有機

2014-04-21

高麗菜在大鍋內翻炒,三峽民義國小的小朋友,學校營養午餐每週吃一次有機菜,新北市政府對外廣發英雄帖,邀請北中南各縣市的有機農民,加入供應鏈。宜蘭縣則是兩週吃一次有機菜和有機米,校園有機風正在蔓延…

戀域-紐西蘭環境信託|讓生態回復原始的野性美

2013-12-16

紐西蘭,以自然景觀與優質的農牧產品享譽國際,但是大量擴張的農地與外來物種入侵,卻也吞噬了不少環境與原始生態。於是紐西蘭人透過環境信託,在這片美麗土地上,寫下人對土地的疼惜與依戀…

雲端探險-紐西蘭步道解密

2013-12-09

在紐西蘭,走路是一種享受,因為這裡有全世界最棒的高山步道。為何紐西蘭的生態旅遊能獨步全球?從硬體建制到管理配套,觀光與保育如何做到平衡?

秋紅:遇見遷徙性蜻蜓

2013-11-18

十月,秋意正濃,隨著東北季風吹起,基隆鳥會的秋寒煙天天都會來秋紅湖報到,熱情招呼遠道而來的蜓友們。這時,長尾蜻蜓抓住大家的目光,一堆相機對著牠猛拍,公的長尾蜻蜓,腹部是紅色的,炫麗且稀有,2006年10月,基隆鳥會在這裡進行調查,才發現牠遠從日本、韓國和中國北方,飄洋過海來台度冬…

核能?不 謝謝!|丹麥終結核電之路

2013-10-14

北歐再生能源教育中心草創於1975年,那是第一次石油危機,重創世界經濟的年代,丹麥人發現,只要中東國家掐緊石油管線,不僅油價會急速變動高漲,衝擊世界經濟,更會造成全球石油短缺。當時能源幾乎仰賴石油進口的丹麥,連冬天暖氣的油料供給,都要出問題…

進擊!外來蜥蜴_眾志:沙氏變色蜥

2013-08-26

瞄準,橡皮筋發射。這可不是在玩遊戲,他們的獵物,是外來入侵種「沙氏變色蜥」!

垃圾山大改造|從城市毒瘤到河畔綠地的變身行動

2013-04-01

內湖垃圾山,被形容是城市毒瘤,歷史因素造就了它,城市發展也改變了它,從堆置到清除,垃圾山開始進行大改造…

走讀塔塔加

2013-01-21

位在新中橫公路最高點的塔塔加,久遠以前,是原住民族的獵場,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是伐木的林場,現今,這裡是玉山國家公園,遊客量數一數二的遊憩區。在時代中,塔塔加轉變著,住在這裡的野生動物,也因為人們變化著,駐守塔塔加已經十多年的解說員印莉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領略塔塔加…

濕地上的候鳥社區

2012-12-10

當候鳥降落濕地上,像是冬日裡的訪客,濕地旁的社區,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在台灣,有許多小小的候鳥社區,用不同的方式,譜寫著濕地上的共生之歌…

綠野明珠水蛙窟

2012-10-15

這是一個最熱鬧卻最窮困的聚落,也是一個最美麗卻最陌生的地方,當歲月掩埋水蛙窟的風華,一群社區老人同心努力,想要展現綠野上的明珠之美…

南島不靠海|墾丁社頂部落生態旅遊

2012-09-24

穿上雨鞋、拿起拐杖,大家興高采烈整裝待發,準備要進入熱帶森林,探訪大自然的奧祕。在台灣,說到生態旅遊,第一個讓人想到的,就是屏東墾丁的社頂部落。這裡的社頂自然公園,可以說是越夜越美麗,一到晚上,小動物和小昆蟲們,紛紛跑出來活動筋骨、飽餐一頓。

田間學分班

2012-07-09

住在農村的孩子,就真正認識農業嗎? 現在的農村學童,在家長對成績的要求下,大部分不用做家事,更別說下田幫忙農事,這些孩子,離農田越來越遠,坐在電腦前的時間越來越長。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學校、農民幫助下,這些農村孩子如何重返土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