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上的候鳥社區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 陳志昌 陳忠峰,剪輯 陳志昌

當候鳥降落濕地上,像是冬日裡的訪客,濕地旁的社區,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在台灣,有許多小小的候鳥社區,用不同的方式,譜寫著濕地上的共生之歌…

台南北門的小小漁港裡,養蚵的漁民收獲著鮮蚵,一籃籃美味的鮮蚵,照顧沿海地區無數的家庭。邱家三兄弟每到採收時刻,總是一起工作,經營家中的蚵田。養蚵的邱永文強調,台南沿海地區有許多潟湖,漁民多數採取倒棚式養殖,讓蚵殼水平吊掛在海面,吸食大海的養分。

潟湖上,插立著許多蚵架,遍布廣大海面,白日成為漁民的養生工具,一到黃昏時刻,就成另一批生物的冬日旅館。十一月,東北季風來臨,台南市北門區井仔腳社區旁,數以萬計的黑腹燕鷗盤旋空中,成為壯觀的生態美景。黑腹燕鷗的夜棲時刻,喜歡找尋海面突出物站立,海上的蚵架成為最佳選擇,位於潟湖邊的井仔腳社區,成為最好的觀看地點,可以看見黑腹燕鷗夜棲前的飛翔之舞。

井仔腳原本是個曬鹽社區,鹽業沒落後,社區開始凋零。但是近年來,因為黑腹燕鷗的名氣,冬日吸引大量遊客,讓這個沒落的曬鹽社區,開始有了轉機,社區也開始轉型,希望成為美麗的候鳥社區。七年前,洪有志回到社區,經營民宿餐廳,候鳥到來,他轉型從事生態導覽,每年勤作記錄,帶著遊客前往堤岸解說環境生態,當起候鳥的守護人。

候鳥來臨,小小社區熱鬧起來,但是在洪有志父母心裡,最大的欣慰,就是遊子歸來,三代同堂,一起守候著家園。

鼓聲中,位於嘉義東石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宣布開園,行政院長陳沖前來剪綵慶祝,並且宣告會加快濕地法的通過。

鰲鼓濕地位於台糖東石農場中,濕地面積廣達1,500公頃,2008年獲選為國家重要濕地,林務局開始規劃濕地森林園區,以低密度的開發,打造一個符合生態旅遊的濕地園區。國家全力打造鰲鼓濕地,提升濕地的生態旅遊價值,農場內唯一存在的四股社區,成為濕地上的一顆明珠,從原本的移墾社區,轉型為生態社區。

蔡恭和八年前回到故鄉,推動社區再造,一心想幫社區找出路,面對國家資源大舉進入,他覺得有助濕地生態環境,但是居民的生計,還是要靠自己打拼。蔡恭和一開始從事手作藝術,推廣濕地廢棄物的創作利用,但是很難唯生,重新思考後,將家中漁塭重新整理,作為生態教育的場所。嘉義大學的環境教育戶外教學,來到蔡恭和的小小園區,讓學生學習濕地上的生態知識。 

在蔡恭和心中,濕地大環境,應該是候鳥與社區共生。漁塭可視為濕地的一環,透過生態養殖,讓漁塭也能連結自然濕地,建立多元的濕地樣貌。鰲鼓濕地上,一波波候鳥降臨,牠們找到渡冬的安全棲地,但是濕地旁的四股社區,也在努力尋找未來。

成龍濕地的候鳥季來臨,觀樹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總是帶著學生早一步清理濕地環境,準備迎接遠到的候鳥貴客。

位於雲林口湖的成龍濕地,形成於三十年前的颱風侵襲,海水倒灌淹沒廣大農地,從此大水沒有退過,變成一個171公頃的濕地環境。居民土地變成濕地,林務局以生態休耕方式租地,提供候鳥棲息,濕地旁邊的成龍村居民,也習慣候鳥的存在,成為社區的好朋友。

成龍村的魏進興夫婦,來到濕地旁的漁塭,巡視引進的海水,他們以海水養殖,避免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同時確保水質潔淨。他們很早就開始進行生態養殖,透過水質管理和物種混養,不再投藥控制,希望照顧消費者健康,也能守護海洋水質,不會造成養殖廢水污染。

對於濕地,魏進興有不同的觀念,他說濕地像個自然大漁塭,幾十年的生養,其實物種豐富,如果適當管理守護,人類和生物都能依賴濕地生存。四年來,觀樹教育基金會的進駐,透過學童教育、環境藝術,以及生態養殖,就是希望打造一個人類與生物共生的濕地社區,建造一個里海的環境。

成龍濕地候鳥季開始,嘉義野鳥學會舉辦觀鳥行,吸引大批遊客,他們希望駐點生態解說,讓觀鳥活動成為環境教育,瞭解成龍濕地的價值。長期觀鳥,鳥會也發現候鳥與人類的距離,會隨著人類的親善態度變化,當一個濕地環境不會嚇鳥、趕鳥,候鳥也是會親近人類。

一個親善的候鳥社區,成龍濕地開啟不同的視野,沒有政府的大投資建設,成龍濕地以民間的方式,一步步經營和樂的濕地環境。台灣是候鳥過境的重要遷徙線,每年數十萬計候鳥來臨,許多濕地成為棲息環境,在特定的濕地區域外,其實許多農地環境,也成為候鳥停留的地點。

2012年2月,宜蘭塭底來了二隻罕見的白頭鶴,引來大量觀鶴人群,進逼的拍照,以及鶴群採踏農地、啄食作物,也引起農民的抱怨。如何推廣候鳥的保護觀念,從特定的候鳥濕地,走向更大的農業區域,成為全體社會的環境教育,創造相容共生的保育態度。

從守護特定候鳥社區,到全面保育生物,一個由點到面的生態行動,不斷在各地開展。當更多物種能在台灣土地上生存、棲息,萬鳥齊飛的盛況,標示著一個共享共生的生態之國。

集數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