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關鍵字

地景藝術在嘉義|每件作品都是社區的故事

2025-03-16

地景藝術是什麼?當地景藝術走入農村,又能造成什麼改變?嘉義縣《再。嘉義鄉村藝術行動》,以藝術作品連結社區,嘗試為偏遠村落,帶來新的活力。

為鄉土造藝術|兼具美學與實用的地景創作

2025-02-02

藝術有各種型式,如何走進鄉村,成為兼具美學與實用的作品?藝術家黃文淵透過廢棄物再利用,以及藝術實用化,為鄉土造藝術,形成美麗又動人的地景。

故鄉的小地藝術日|一對夫妻的環保藝術行動

2024-03-03

高雄美濃茅窩是一個緊鄰山丘的農業環境,居民開墾山坳裡的良田,種植各種農作。羅元鴻與蔡佳蓉夫婦,從都市返鄉,推行友善農業,接著推動地方藝術節,為故鄉尋找新願景。

十年手作找回百年水圳|修復宜蘭雙連埤古水圳

2022-08-20

這條百年水圳,曾經供應雙連埤將近五十公頃農地的水圳,如今卻大半被埋藏在土堆底下,有一群人一鏟一鏟、一耙一耙,要找出埋在底下的圳路...

惡地之村馬頭山|集眾人之力護家園

2020-07-13

2020年6月21日星期天,正值盛夏,太陽早早就爬上山頭。位於高雄市台28線旁的馬頭山腳下,出現了一群婆婆媽媽,他們有人炒料、有人包餡,所有人忙得不亦樂乎!大家要共同完成的,是在地的傳統美食草仔粿。草仔粿的餡料由竹筍、絞肉、花生粉、紅蔥頭,和芹菜混合拌炒,就像一個社區由許多不同的人組合而成,各有專長又合作無間。  

【燃燒的澳洲系列報導】 災後重建-野火後的新生

2020-05-04

2019年夏天,規模超越以往的森林火災,襲擊了澳洲大陸。這場災難,讓澳洲民眾警覺到,氣候變遷不是未來的預言,也開始反思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從最先進的科技,到最古老的生態智慧,從外在家園,到個人身心的重建,澳洲人如何在災難之中,找尋希望?  

照亮歸山路|山村木梓的故事

2019-11-18

高雄市杉林區有一個木梓里,地名很美,但名不見經傳,明明離街區很近,只有短短七公里,不過卻讓人覺得很遙遠。小鄉社造志業聯盟專員劉美辰解釋,木梓就在台29線旁邊,只是大家都直接開車到甲仙、那瑪夏,木梓通常只是一個「被經過」的小村子。  

社子夜弄土地公|台北社子土地公文化

2017-03-13

台北市社子地區,保持了夜弄土地公的百年傳統,在元宵夜抬著土地公繞街,祈求地區平安,聯繫聚落情感。隨著社會變遷,傳統漸漸消失,一群在地居民聯手,希望讓它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菱炭顧官田│菱角殼浴火重生

2017-03-06

浴火重生,代表著一種昇華,向上的力量。在台南市官田區,原本是廢棄物的菱角殼,經歷烈火燃燒之後,因為一群人的巧思,成為守護官田的堅強力量。

大武部落好雞會|在森林裡養出優良好雞

2017-02-27

2009年八八風災後,經過漫長的時光,許多部落面臨重創,不斷找尋新生機會。屏東縣霧台鄉的大武部落,在堅守原鄉的信念下,重回部落土地,回歸傳統生活,種出原生作物,養出優良好雞,一步步走出部落新希望。

關廟一朵花|鳳梨葉也能做衣服?

2017-02-20

她是服裝model;她是髮妝模特兒;她也是台南關廟農家女。她想做一件改變社會的小事,讓每個人心中開出一朵花,所以她也叫「關廟一朵花」。

鹿港今秋玩藝術|愛鄉青年舉辦環保藝術節

2016-10-24

彰化鹿港有群年輕人,想為自己的故鄉辦一場不一樣的藝術節,他們找來朋友,討論計畫,藝術節就這樣漸漸成形。在秋日時光,鼓聲喧天,一場美麗的藝術饗宴,就此展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