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關鍵字

守護嵙角溪

2009-09-21

在拍攝嵙角溪的過程,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有天某人送了A一束花,為了搭配這束花,A開始整理桌子,慢慢地覺得四周環境不適合,也跟著打掃環境,越改越多,最後整個住家,甚至是社區都全盤改善了。」在我的感覺,嵙角溪的復育也是如此。雲林古坑鄉華山村的居民們,透過嵙角溪的原始風光,重新領會自然的美好,也反省華山以往商業模式操作下對環境的傷害,他們透過共識,推動生態旅遊,讓華山走出咖啡以外的另種風貌。

十年‧九二一

2009-09-21

巨災來臨,讓人間悲痛,當重建工程展開,漫長的光陰、深刻人心。九二一地震十年了!新的建設掩蓋舊的傷痕,也許在遺忘悲傷之後,必須探問十年光陰,重建究竟給了什麼意義?

博奕門前-邁向金銀島

2009-08-31

2009年1月12日,立法院通過離島建設條例中賭博除罪化的條文,正式開啟了澎湖發展博奕產業的大門…

石磊媽媽的有機心願

2009-07-27

又到了豐收的季節,但是對新竹石磊部落的社區媽媽來說,卻是頭痛的時刻。因為她們種的菜,賣不出去,放在田裡腐敗,她們心都碎了,家庭寄託的生計,也在遠山之後,無盡哀傷...

台灣麥田記事

2009-05-25

金黃的小麥,搖曳在台灣的土地上,像是已被遺忘的農作,獨自在鄉野美麗著。一群麥田推手,熱情的推動小麥文化,讓漂浪在台灣歷史中的麥田景觀,重新在島嶼上閃耀光芒。

玩糖造新城

2009-03-02

台灣百年糖業,至今竟然沒有台灣糖製成的傲人產品,許多台灣生產的糖果,依舊依賴外國進口的砂糖原料。一群新竹風城社區的老居民,深懂台灣糖的甜蜜美好,他們齊力恢復傳統製糖,生產台灣糖製成的產品,不信找不回台灣糖的新春天...

邁向生態城市系列報導─從一滴水 看見西雅圖

2008-10-06

有時候,一個偉大的改變,只是來自於一個簡單的願望。在美國有一個城市,保護鮭魚是這裡大部分居民共同的心願,因為這個心願,這個城市開始與眾不同!這個城市就是西雅圖!為了拯救鮭魚的生存空間,西雅圖開始改善都市的排水系統,甚至制定了確保「鮭魚安全」的產品認證系統,進而促使西雅圖成為全美國生態城市的表率。從西雅圖這個簡單的心願中,我們看見了什麼樣的啟示?

四股社區鱉鼓夢|推動家鄉發展的願景

2008-01-18

他是回鄉的設計師,也是海上的漁夫,更是一位願景的推手。四股青年蔡恭和,回到故鄉創業,卻一頭栽入社區再造的工作中,成為生命中美麗的插曲。於是,在鰲鼓濕地旁的小小村落裡,一個關於濕地上的桃源夢,開始起飛。

社頂的未來心願

2008-01-11

國家公園是社區的敵人還是朋友,成為國家公園設立後,常被探討的問題。但是在墾丁國家公園的社頂地區內,一項新的關係正在建立,裡面有著國家公園的堅持,以及社區居民的未來心願。

老鷹和牠的朋友們

2007-10-19

每年十月,墾丁鷹季總是台灣生態界的盛事,數以萬計的鷹群,以及許多關心老鷹的人士,就像約定好了一般,齊聚到南方的天空下...地面上這群老鷹的朋友們,歲歲年年永不離棄的守候,讓這群過境的老鷹,得以繼續翱翔天際...

東港溪的青春夢

2007-07-27

你認識自己的故鄉嗎? 隨著火車的遠離,許多在外的遊子,對故鄉的依戀,總是更加濃厚,但是在細細思索之後,忽然才驚覺到,對故鄉竟是如此陌生。一群屏東的遊子,在離鄉多年之後,用著學習的心情,重新認識自己生長的地方。

行動音樂廳

2007-05-11

也許就是有「緣」,在嘉義縣文化局推動藝術家駐村的活動時,採訪環境藝術家盧銘世,在他的介紹下,拜訪了愛樂夢工場蘇泰榮老師,他學的是雕塑,卻致力推動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和我們的島的屬性好像有點距離,但是,蘇老師的行動音樂廳,把古典音樂帶進社區,社區參與過程是很有意義的,而把古典音樂帶入一般人的生活,就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古典音樂內涵豐厚,躍動的音符與旋律,能安撫人心,讓人思考生命,處在動盪紛亂的台灣社會,聆聽古典音樂,是個不錯的選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