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關鍵字

綠色學校系列-生機大學

2006-05-01

學校只是一個上課的地方嗎?只要施點小魔法,學校可以變成一座生態樂園,從中興大學到師大環教所,我們看到不一樣的教育視野,校園可以是一座都市農園,校園可以是一座生態樂園,校園也可以是綠色生活的實踐基地。

找回溼地的春天

2006-03-06

相機的快門聲 不斷的響起,因為這一天濕地裡,來了一位稀客,在相隔二十幾年之後,賞鳥人終於在五股溼地與黑鳶重逢,從黑鳶現身的那一刻起,他們知道五股濕地的春天,即將到來。

台灣白鯨記

2006-02-13

光線從水面輕透下來,白鯨在眼前追逐嬉戲,人們走進海生館的藍色世界,彷彿置身極地的海洋,白鯨原本分佈在北極和亞北極一帶的海域,野外族群數量大約在十萬隻左右,牠的叫聲多變,有海中金絲雀的封號,在所有鯨豚種類中,可能具有最複雜的回音定位系統,由於牠的唇線寬、嘴喙非常短,看起來好像在微笑,討喜可愛的模樣,讓牠們成為水族館裡的展示明星。

打造生態校園

2005-08-29

很多人在做生態復育的工作,有個人、有團體,而學校、家長、社大這樣的金三角組合,是讓生態教育能落實校園,推廣到社區的一個好方式。他們有遠大的抱負,卻不會好大喜功,用一點點的經費,豐富學校的生態,一步一步的推,同時將生活的東西融入。

海洋劇場|用行動劇述說澎湖海洋問題

2005-05-09

這齣行動劇的劇情是發生在一百年後的澎湖,小朋友循著藏寶圖,找到了祖先遺留下的神秘寶藏-來自過去的時空膠囊,打開一看發現一堆怪東西……

咱的淡水河|找回過去河流的樣貌

2005-05-09

清朝年間,淡水河上船影點點,隨著都市發展、產業轉型,淡水河交通、農業的功能逐漸淡去,她的面貌一再的改變,一輩子在河中討生活的阿伯,從捕魚變成抓紅蟲,回憶小時候河川的面貌,只能不勝唏噓。

綠色生活地圖

2005-02-21

如果要你畫一張自家社區的地圖,你會如何下筆呢?如果你到一個新的城市,你 會想看到什麼樣的地圖呢?改變就從這一張地圖開始……。 教室裡一群小朋友正拿著畫筆,一筆一筆畫出自己的校園,想像力在畫紙上揮灑開來,一片葉子、一棵樹、一隻昆蟲,都成為小朋友筆下的主角,這堂課可不是普通的美術課,他們正在繪製「綠色生活地圖」(Green Map)。 另一群小朋友,手拿著一張張「綠色生活地圖」,...

家離湖邊那麼近|東華大學的世外桃源

2005-02-14

華湖是東華大學十年前創校時挖掘的湖泊,當時的設計是透過一個地下水道和校園另一個也是人為開鑿的湖泊連結在一起。但是因為人為設計加上工程失敗,使得華湖和東湖各自獨立,也讓人煙稀少的華湖漸漸發展出獨樹一格的景觀。

荒野新公園|緊鄰城市的富陽公園要如何保有自然?

2005-01-17

您對公園的印象是什麼?是整齊的移植樹木,或是沒有昆蟲的草坪,對於都市居民而言,公園是不適合野外探險的地方。但有一群人,準備顛覆傳統公園印象,打算營造一個能夠探險,富有教育的生態新公園。一群荒野協會的年輕人,來到台北市郊的富陽公園,對裡面的生態美景大為讚賞,覺得無異是緊鄰城市的生態寶庫,於是他們有新的想法,讓這座公園成為第一座民間社團參與規劃的公園。

課堂之後|永和社大打造福和濕地

2005-01-10

新店溪一條穿越城市的河流,以前曾是永和地區賴以維生的寶藏,現在卻成為一條被道路與城市禁錮的河流,聽到社區大學的努力,獲得了今年福特環保獎,想去看看到底那是什麼樣的地方,尤其目前河川局正積極規劃新店溪左岸,也擔心是否會步上八里左岸過度觀光與人工化的後塵,才想要去了解新店溪究竟可以有怎樣的未來。 午後,永和社區大學的學員陸續來到生態實驗農場,他們準備帶領其他社區大學的學員們體驗自然,當初對於植物、...

播種|散播濕地保育的種子

2004-12-06

因為雙連埤濕地,讓這位埋首水生植物世界的田野工作者,成為媒體報導宜蘭濕地的必備人物,我們的島也曾經報導過雙連埤,但不知它的近況如何,於是興起了去宜蘭看看的想法。

再見 台灣招潮蟹|香山濕地

2004-11-08

新竹香山,三姓公溪溪口南側和大庄溪宮口外河口,因為地形高,海水漲潮時間晚,成了台灣招潮蟹棲地,是目前少數幾個僅存的棲地之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