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藍天、大海、大山,隱約還看得到定置網,這裡是花蓮七星潭,遊客走在礫石沙灘上,追逐浪花,悠閒自得,卻不知背後的四八高地,早已殺戮四起。
紅色喉囊,一收一放。這是沙氏變色蜥在求偶和示威的時候,都可以看到的招牌動作。原產地在古巴、巴哈馬群島的沙氏變色蜥,由於體型小、動作快、善於躲藏,繁殖力強,被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列為百大入侵種之一。
2000年,嘉義水上鄉的苗圃,第一次發現沙氏變色蜥的蹤跡,推測可能是隨著苗木進來台灣,政府曾發起移除沙氏變色蜥的獎勵行動,但是沙氏變色蜥仍擴散到周邊鄉鎮。
2007年,有人在花蓮發現沙氏變色蜥,密度最高的地點就在七星潭的四八高地。這片椰子園正好是沙氏變色蜥喜歡的棲地,人為開墾過的半遮蔭環境,有時可以出來曬曬太陽,還沒成熟的幼蜥,也能躲在落葉堆裡,躲避天敵。
大舉入侵的沙氏變色蜥,對台灣本土物種的威脅不容小覷,尤其是對本土蜥蜴斯文豪氏攀蜥,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攀木蜥蜴。牠們都喜歡吃螞蟻、金龜子等小昆蟲,當沙氏變色蜥數量一多,勢必會排擠斯文豪氏攀蜥的生存空間。
再加上沙氏變色蜥有著驚人的繁殖力,擴散速度非常快,繁殖期長,可以從春季到秋初,平均每週生一顆蛋,常常才產出一顆,另一顆蛋就已經在發育。
2010年起,花蓮林管處委託東華大學楊懿如老師的研究團隊,進行沙氏變色蜥的監測和移除,同時培訓志工加入移除行列,希望能防堵沙氏變色蜥的族群繼續壯大。
今年他們觀察到,七星潭的沙氏變色蜥有往外擴散的跡象,其中一個隱憂是,四八高地將變成石雕藝術公園,一旦整理地上物,移除殘枝枯葉到其他區域,將增加沙氏變色蜥擴大的風險。
生態保育需要全民的力量,為了讓更多人成為捍衛本土生態的幫手,楊懿如老師結合公民科學計畫,培訓志工加入移除行列,要教導的不只是技術訓練,最重要的是生命教育,在移除中,思考生命權。
楊懿如坦承,做外來入侵種移除,壓力很大,除了要面對外界質疑的眼光,也需要長期抗戰奮鬥的精神,因為如果逃避不去面對,對本土生態將造成更大的傷害。
楊懿如認為,除了移除,棲地保護也要同時進行。因為她發現,許多外來入侵種選擇開枝散葉、建立族群的地方,大多是人為開發的開墾環境,一個健康原始的自然棲地,外來種通常無法生存。
外來種一旦入侵,成功移除的機率是少之又少,大多只能做到數量控制,這些無辜的生命犧牲,是因為人類的無知。只有當每個人都建立,如何對待外來種的正確觀念,外來種的入侵悲歌,才能譜上休止符,進擊的樂章也才不會再度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