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科威特籍油輪布拉格號擱淺在基隆嶼外海,三萬噸的原油隨著東北季風漂浮在臺灣北部海岸,造成了臺灣光復以來最嚴重的原油汙染事件,好幾百艘漁船卡在厚厚的油汙間動彈不得,而海洋生物更是急速地大量死亡。
隨著時間漸遠,臺灣海洋的惡夢卻沒有消失。二十年來以開發為思考的政策,讓島民對大海不斷地傾倒廢水,來自陸地的廢水,開啟了另一場海洋生態的浩劫。
桃園縣觀音工業區成立以前,原是一片綿延十多公里的沙灘和茂盛的防風林,居民每年一到冬天便徹夜等候鰻魚苗的到來,但是工業區開發後,他們發現魚群消失了。高屏溪出海口的汕尾港原是鰻魚產量十分豐富的港口,但是長期承受來自工業區的漏油,如今汕尾港的鰻苗快成為歷史了。
根據臺灣大學海洋所教授洪楚璋的統計,臺灣近三十年來一共發生八次重大汙染事件:1969年西南沿海的魚貝類因水中耗氧物質偏高而大量死亡、1977年布拉格號原油汙染事件、1986年屏東發生西施舌中毒事件,三人因此死亡、1986年台南茄萣的養殖牡蠣受二仁溪廢五金中的銅汙染而產生綠牡蠣,同年南灣附近的珊瑚因核三廠出水的熱排放汙染大量白化、而另一座電廠,臺電核二廠附近出水口則因水溫特高產生畸形魚類,人稱秘雕魚。1998年2月,馬祖附近海域因耗氧性物質偏多,出現強烈紅潮,同時新竹香山工業區附近的蚵岩螺因重金屬汙染而產生性變異,失去生殖力而有了滅絕的危機。
長期研究海洋重金屬汙染的臺北醫學院公衛系主任韓伯檉說明:「這些有機的化學物質與重金屬,功能類似生物體的荷爾蒙,人類長期暴露在這些化學物質之下,使得荷爾蒙接收的訊號混亂,分泌錯亂,研究發現,人類男性精子的數量是過去四十年前的一半。」
生機愈來愈微弱的海洋,在搶救海洋的行動上,我們還做得太少。聯合國將1998年訂為世界海洋年,也希望臺灣能夠早日訂立海洋汙染防治法,因為所有的汙染物質都是陸源的,我們以為海洋的遼闊可以吞嚥我們的無知,但事實上海洋已經提出了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