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接東移行不行|協和電廠轉型下的那片海

採訪 / 撰稿 陳佳利
攝影 陳添寶 劉啟稜
剪輯 陳添寶

燃油發電的基隆協和電廠即將改建,改燃氣減空污,但改建案遭到民間團體抗議,因為填海造地。原方案影響珍貴珊瑚,台電因而提出東移方案,想減輕對珊瑚的影響,然而民間團體擔憂,這將嚴重衝擊基隆港。

協和電廠一號機與二號機已經在2019年除役

協和電廠1977年開始商轉,是全台唯一燃燒重油的電廠,廠區有五座儲油槽,與四部燃油發電機組,一號機與二號機已經在2019年除役,三號機與四號機預計在2024年除役,電廠臨海,發電機組所在的8.7公頃空間,當年是填海造地而來。

為了改建 台電計畫再填海造陸

台電表示,協和電廠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後,空污排放量能減少96%

因為機組屆齡,協和電廠將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原本四部燃油機組,裝置容量共200萬瓩,將改為兩部天然氣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260萬瓩。台電表示,更新後,空污排放量能減少96%。

協和電廠攸關北東電網480萬人口用電,未來核電除役後,將是北北基最重要的電廠。台電公司總經理王耀庭說「協和不是萬能,但是沒有協和萬萬不能。」

改燃氣就需要氣源,台電計畫緊鄰電廠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將是台灣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俗稱四接。2018年,最初方案規劃填地29.25公頃,因為對環境有重大衝擊,2019年縮小為18.6公頃,仍被質疑將活埋七萬多株珊瑚。為了迴避珊瑚,2022年台電提出東移方案,面積再縮小為14.5公頃。

台電計畫興建台灣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自2018年提出填海造陸興建方案後,遭質疑對環境造成重大衝擊,2022年再提出東移方案

延伸閱讀》四接東移方案:反對團體仍憂心填海造陸的衝擊
延伸閱讀》為何而轉?我們與2025的減碳距離|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外木山漁民的憂心 填海造地衝擊海域

漁民將協安宮神明請到船上,護送神明出海遶行,祈求平安

每年農曆6月18日,平時各忙各的漁民會齊聚一堂,虔誠的將協安宮神明請到船上,護送神明出海遶行,祈求平安。巡行路線會經過台電2019年提出的18.6公頃填海造地範圍。

本身也是船長的基隆市外木山漁業永續關懷協會理事長張源堂,無法接受18.6公頃的方案,他說,原方案距離外木山漁港很近,沒有緩衝地,如果遇到西北颱,大浪會沖到漁港裡,東移方案因為距離漁港比較遠,這個問題會減輕。

延伸閱讀》向海要地 改建協和電廠|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

外木山漁港是基隆重要漁場,年產值數千萬元

外木山漁港有一百多艘漁船,漁民在沿近海捕魚,現流仔的漁獲,在崁仔頂市場很受歡迎,年產值數千萬元,他們認為東移方案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能減輕風浪對外木山漁港的影響,卻會填掉一處重要漁場。張源堂說,「漁民真的很不捨,但是沒辦法,國家重要建設不給它造,電從哪裡來?」

船長張源堂認為,一旦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勢必讓外木山漁港鄰近海域的漁獲量減少

在地團體發起地方性公投 盼更多人關心四接

東移方案得到外木山漁民的體諒,但在地環團無法接受填海造地。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選擇發動地方性公投,期待透過民主機制,吸引更多人關心四接議題。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發動地方性公投,第一階段連署達標

基隆護海公投第一階段連署達標,文件在2022年6月17日送進基隆市政府,至今仍沒有得到市府回應,無法進行第二階段連署。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持續發聲,趕在環評前夕,召開記者會,呼籲退回本案。立委陳椒華表示,四接已經違反海岸管理法,天然海岸零損失的政策。

環評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 決議補正再審

「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評第四次初審會議,多位委員盼台電重新評估使用現有廠區的可能性

7月7日,本案進行環評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經過三個多小時討論,最後決議補正再審。會議中,多位環評委員希望台電重新評估使用現有廠區的可能性。

協和電廠廠區面積雖有59.7公頃,但大部分是山坡地

實際來到協和電廠,雖然廠區面積有59.7公頃,但大部分是山坡地,屬於地質敏感區。台電表示現有腹地無法容納儲氣槽與氣化設施,還是需要填海造地。然而,新提出的東移方案位在協和電廠右側海域,就緊臨基隆港,對基隆港的影響,在這次環評會議中,卻沒有得到充分討論。

船務業者認為東移案影響基隆港靜穩度 船隻進出安全有疑慮

船務業者擔憂四接興建將會降低基隆港的靜穩度

基隆港因為潮差小,是難得的天然良港,定位為國際商港,當中還包含一處軍港,關稅收入占全國第一,百年來維繫著基隆市的發展。基隆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楊吉利說明,「四接因為坐西南朝東北,強勁東北季風過來,港池共振效應,駐流波會在那邊流竄,造成港區靜穩度不夠,繫泊困難。」一旦港內靜穩度不足,停靠船舶容易因為波浪前後擺盪,發生碰撞,甚至斷纜。台電公司回應,接收站會加長基隆港東防波堤,西側也會新建防波堤,提高基隆港的靜穩度。

LNG船進出時會與商船共用航道,業者擔憂會影響商船進出

另外,由於LNG船(液化天然氣載運船)屬於危險船舶,進出港時,船首要2浬、船尾1浬、左右各150公尺全部要清空,由於進出時會與商船共用航道,業者擔憂會影響商船。對此台電認為,接收站設置地點距離航道有320公尺,LNG船兩週進港一次,每次行經航道大約20到40分鐘,曾進行過170次的操船模擬,結果顯示,對基隆港船隻進出不會有嚴重影響。

究竟東移方案會不會影響基隆港營運,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表示,正值選舉期間,不便回應。

學者認為海面下的生態系 將因工程無法回復

學者擔憂工程恐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即使台電承諾將進行珊瑚移植,也難重建原本的生態系

海面上,對基隆港的衝擊疑慮尚待釐清,海面下,雖然台電表示東移方案的海域,珊瑚覆蓋率只有6.08%,大多是沙地,但學者認為,生態問題依然存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東移方案海面下,沙地有非常高密度的螺類與寄居蟹存在,這樣的生態可以提供附近魚類等生物很重要的食物來源。

即使台電承諾將進行珊瑚移植,陳昭倫認為也難重建原本生態系,他質疑「外木山這裡的高緯度非礁型珊瑚群聚狀況是北海岸最好的,天然氣是過渡能源,是不是要為了短短幾年的過渡,犧牲這麼優秀的棲地?」

天然氣的碳排量,大約是燃煤的一半,面對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未來協和電廠勢必面臨轉型挑戰。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建議,既然要轉型,最理想是直接轉型再生能源電廠,不要把國家資源集中在天然氣,應該發展多元能源。

延伸閱讀》天然氣的奇幻旅程|台灣以天然氣作為過度能源
延伸閱讀》燃氣新時代|2025年燃氣發電量占比50%

氣候變遷增加颱風侵襲風險,也對協和電廠改建加入更高的不確定性

氣候早已對協和電廠改建案,加入更高的不確定性。基隆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楊吉利說,從10月到來年3月是東北季風期,5月到10月是颱風季節,現在氣候變遷很容易產生熱帶擾動,快速發展成颱風,東移方案的港形沒辦法避風,到時候LNG船是不是來得及跑?

北東與北西電網的電力融通考驗

民間團體建議台電,加強北東電網跟北西電網的電力融通

民間團體建議台電,重新思考協和電廠改建的裝置容量,如果發電量小一點,儲槽小一點,就有機會不要填海造地。基隆市議員王醒之說,加強北東電網跟北西電網的電力融通,應該比蓋四接更重要。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預估2025年用電成長會達到600萬千瓦,若協和無法如期改建,將出現用電缺口

但台電評估未來用電成長,以及北東與北西電網之間有陽明山與淡水河屏障,電網融通受限,如果協和無法如期改建,將有用電缺口。台電公司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協和是獨立接收站,但有非常重要的電網貢獻度,大家思考的時候,能不能留給能源轉型、留給電源開發一點點立足之地。

自然海岸零損失、能源轉型拚淨零,為了改建協和電廠,不同的需求與價值,在這片湛藍海域碰撞,現有規劃之外,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呢?

延伸閱讀》氣接何處?三接與藻礁的爭議|能源轉型轉到哪系列報導

集數
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