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的結與解-漁電如何共生?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剪輯 葉鎮中

天色未亮,台南七股的魚塭旁,採收文蛤的工班,已經開始工作。西南沿海廣大的水產養殖區,豐富了消費者的餐桌,養育著海口地區的居民。近年來,也成為政府發展光電的重點區域。當綠能遇上傳統養殖漁業,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馬達在魚塭緩慢前進,吸出棲身池底的碩大文蛤。沖掉泥沙,裝進籃子送上岸,再把文蛤倒進篩選器,進行分級,準備送往市場。每道工序,都得靠著人力進行。

目前全國約有七千公頃的文蛤養殖池,七股就占了兩千公頃。養殖戶藉由潮汐漲退,將海水引入魚塭,純海水、淺坪式、低密度的飼養模式,產量雖然不如其他養殖區,卻保住這裡的地形地貌。近年來,當其他文蛤產區,紛紛因為飼養環境惡化,大量死亡時,這裡仍有穩定收成。收成之後,池裡的下雜魚,就成了黑面琵鷺的大餐。

過去,漁民擔心水鳥會偷吃魚,久而久之,他們已經認識到黑面琵鷺只吃下雜魚,不會影響收成,還會主動向保育團體通報黑琵動態,協助累積調查資料。

漁電共生吸引業者與地主 租金飆漲卻讓養殖承租戶憂心

結合生態與生產的養殖模式,卻因為即將進駐的綠能產業,掀起波瀾。政府預計在2025年,將再生能源的發電占比,提高到20%,西南沿海總計有一萬五千公頃的魚塭,被認為具有發展地面型光電設施的潛力。能源局預估,魚塭土地有5GW的發電潛力。

政府釋出養殖漁業結合光電的訊息後,台鹽成立子公司,在台南、高雄積極整合土地,找尋有意願加入的魚塭地主,進行簽約,再媒合光電業者,預計最快2020年可以達成1GW的發電目標。

政府和業者都期望,藉由綠能資金的導入,協助水產養殖技術的提升和轉型,達成產業雙贏。對承租魚塭來養殖的漁民來說,馬上面臨的衝擊,卻是大幅高漲的租金。甚至已經有建商,來到七股收購魚塭,準備申請變更土地使用分區,打算放棄養殖,直接施作光電。地主的種種動向,都讓承租戶十分擔憂。

水試所投入四大養殖物種測試 地方成立工作圈盼制定規範

雲林台西,水產試驗所的海水繁養殖中心裡的一處魚塭上方,已經架起光電板,開始進行漁電共生試驗。從地面上看起來,這裡和一般的太陽能設施,沒有太大不同,從空中往下看,就可以清楚看到,面板的遮蔽率,有疏有密。依照農委會規範,魚塭結合光電設施,面板遮蔽率不得超過土地面積的40%,未來產量則不得低於原本的70%。水試所希望透過實測,找出最佳的遮蔽率與養殖操作模式。

經過初步試驗,在40%的遮蔽率下,文蛤的生長狀況不受影響。不過,文蛤是以藻類作為食物,冬季時,遮蔭會使得藻類生長速度慢,需要再搭配人工供餌,或額外培養藻類等方式,來確保文蛤持續生長。而太陽能板遮蔭、遮雨功能,則可以減少氣候變化帶來的損失。

水試所目前選定台灣水產養殖面積前四大的物種,虱目魚、文蛤、吳郭魚、鱸魚進行測試。這處位在台南七股的魚塭,正在進行虱目魚養殖試驗,水面上設置了浮棚式光電設施,一旁儀器隨時監測水質。水試所目前在台西和台南,分別提供十公頃土地,讓光電業者進駐,實地進行測試。

未來,對於養殖方式、光電設施該怎麼架設、如何保障原承租戶,各地方政府已經分別成立漁電共生工作圈,邀集公民團體、漁民和各相關單位,參與討論,近期農委會也即將公告相關規範。農委會也表示,為了避免早年假種田真種電的亂象再次發生,會等到相關試驗都完備後,再公布相關規範,未來實地進行稽查管理時,也才有所憑據。

農委會設不利耕作區避免與農爭地 部分地主也要求被劃入

存土寸金的台灣,要發展大型地面型光電設施,並不容易。為了避免綠能設施與優良農地爭地,農委會在2015和2017年,分兩階段公布了2383公頃的不利耕作區。但不利耕作區大多地處偏遠,饋線容量不足,加上私有土地整合難度高,目前成功申請發電的面積約為180公頃,比例不高。

電力設施的建置,仍需要時間,劃入不利耕作區的農地,租金已經大幅高漲,各地紛紛出現地主要求把土地,劃入不利耕作區的呼聲。在雲林口湖,就有221公頃的漁業養殖區,當地居民表示因為地層下陷,早已無法養殖,希望農委會重新評估,劃入不利耕作區,讓他們能把土地租給光電業者。

農地租金隨著綠能進駐,水漲船高,有人歡迎,也有人疑慮。政府的政策願景,還有待透過完善的溝通,取得民眾的信任。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資料,屋頂型的畜電共生,因為爭議較小,目前已經達成686MW的發電容量,未來還有將近75%的成長空間。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認為,政府的再生能源政策,還是應該先以屋頂型光電為主,並把握機會,盡速將大型地面型光電設施,設置時所遭遇的生態問題、農漁民生計問題等,建立完整的評估機制,當屋頂型的容量相對飽和時,再接續發展地面型,才能讓能源轉型走得更穩健。

如何讓漁電共生,成為眾人共享的願景,而不是落入漁電爭地的困境,每一步都考驗著能源轉型,能不能繼續前行。

集數
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