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水離家愈來愈遠

山上野溪的水愈來愈少,水源地愈來愈遠,水管就愈拉愈長。 布農族校長回憶十幾年前走過吊橋時所聽見潺潺的水流聲,如今卻發現橋下的水聲變小了,只聽見自己的腳步,他開始憂心,是不是再過十年就完全聽不到水聲。

台灣的年平均降雨量超過二千多公釐,山區更多了,例如阿里山將近四千公釐,陽明山更是高達4500公釐以上,比之鄰近的日本,其年降雨量約是1200公釐至2500公釐之間,台灣地區在世界上來說是個多雨的國家,然而下雨卻不代表有水喝。

南投縣久美國小校長馬彼得回憶,十幾年前經常走過吊橋時,所聽到的聲音是溪水的聲音,聽不見自己的腳步聲,與現在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最清楚的是腳步聲,十幾年了,山上野溪的水愈來愈少,水源地愈來愈遠,水管愈拉愈長,過去,部落的水源離家二分鐘,現在離家二小時。而農業灌溉也正在影響水的品質,會不會有完全都聽不到水聲、找不到水喝的一天?

而山下的台中縣石岡鄉,與久美部落共同依賴著台灣的命脈──大甲溪,也面臨著用水不足的窘境,由於山坡地持續開發,長年種植著淺根性作物,致使水土流失至河裡,因此石岡水壩的淤積愈見嚴重。2000年,大台中地區連續由於幾次豪雨導致用水混濁,石岡水壩處理不及,造成大停水,以致於反而是遇大雨才停水的迥異現象。

台灣生態研究中心教授陳玉峰認為,台灣超限利用非常嚴重,喪失了天然的復育能力,政府應該立即重新規劃土地,將陡峭、不利經濟生產的土地回收,而規劃不該是依照人的意志與慾望,而是順應自然,取之有度。

地點
集數
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