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43公尺的取水口,比新社台地高出了二十幾公尺,白冷圳就利用這種水往低處流的自然原理,不費任何電力就能翻山越嶺的將水送往新社台地。住家就緊鄰白冷圳取水口的莊明雄,將一生的黃金歲月全都投注在巡水圳這項任務上,他必須時時控制水圳的水位,防止水圳溢流而傷及水圳沿線的家園。
然而,一段模糊的記憶在規模7.3的強烈地震中搖搖欲墜,微弱的圳水是不是還能順著一段段殘破的圳身流到那片生死與共的新社台地?在水利會的極力搶修下,白冷圳的修復在短短的七十天內完工。但是通水後的第八十三天,白冷圳再度斷水。關心農業議題的地方人士,地震過後就不斷地為白冷圳的重建四處奔波,但是真正令人擔憂的是,他們發覺絕大多數的新社鄉民並不了解白冷圳的重要性,假如不能重建新社鄉民對白冷圳的認知,硬體的重建似乎就失去了內在意義。
無論從產業、社會、文化或生態面來看,白冷圳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也因此經濟部水資局在2001年正式通過白冷圳的重建計畫。除了硬體設施的重建之外,新社鄉的有心人士也希望能透過白冷圳的復活,結合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為新社鄉的未來開創第二春。
2000年10月14日,新社鄉民在飲水思源的號召下,為白冷圳舉行了慶生活動,這種人與水圳的互動模式,可以說是開台以來頭一遭,經歷了許多大地災難之後,如何尊重水的清明,建立水的文化,是未來台灣每個人都將面臨的生存課題。在白冷圳七十大壽的前夕,我們希望能藉由它的起死回生,為台灣的未來找到「上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