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災後重建」關鍵字
【島在現場】台南楠西災後重建|2025.02.19
0121嘉義大埔地震即將滿月,在這場地震中受災的居民,住所仍是一大問題,有的開始修復住家,也有的找不到適當的安置場所,只能選擇繼續住在帳篷;此外,震後重建需要修補的不只是建物本身,台南楠西是重要的農產基地,要如何重振農村農業,也是重要課題。
【福島後續 04】福島家園重建艱辛 重啟核電左右兩難|feat.資深記者 張岱屏、陳慶鍾|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十二年前,因為地震與海嘯,導致日本福島核一廠的三部反應爐相繼熔毀引發氫爆,大量輻射塵被釋出,隨風向外擴散。附近地區多年被日本政府劃定為歸還困難區。
【福島後續 01】福島即將排放核廢水 記者第一手採訪解析|feat.資深記者 張岱屏、陳慶鍾|公視我們的島Podcast
日本福島核電廠即將排放核廢水,究竟什麼是福島核廢水?日本的排放計畫是什麼?含氚廢水對生態、對食安有何影響?ALPS真的可以完全過濾輻射物質?福島周邊的漁民為何強烈反對?國際社會為何高度擔憂反彈?
核電是未來光明的能源?|日本重啟核電的難題|福島光與影系列04
今年年初,日本綠色轉型(簡稱GX)基本方針法案送進國會審查,民眾集結在國會前,抗議政府重新將核電納入能源發展的選項。福島核災之後12年,日本對核電的態度已經面臨翻轉了嗎?
歸 返 福島:當時間停止在那一刻|福島災後重建的居民生活 |福島光與影系列03
常磐線的火車駛進雙葉町空蕩的新車站,一旁的舊車站時鐘仍靜止在下午2:46,紀念12年前那個一切歸零的時刻。
核廢土去哪裡?|移除輻射污染土,貯存或再利用皆是難題 |福島 光與影系列02
新宿御苑是世界各地遊客到東京決不會錯過的賞櫻景點,也是東京居民重要的休閒綠地。今年遊客中心多了一個輻射顯示儀,原來旁邊盆栽的土壤是來自福島的污染土。這些污染土為什麼要從數百里外的福島,來到東京呢?
大雨.狂流 |荖濃溪沿線的危機
打開家門,馬路成了大水狂奔的溪流。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的居民,只好在門口加裝擋水板,避免大水直接沖進家中。從2021年8月5日開始,受到熱帶性低氣壓外圍環流的影響,台南、高雄等地籠罩在暴雨之中,其中高雄六龜從8月5日到8日,累積雨量高達1301毫米,相當於四天下了八個月的平均雨量,這也是繼2009年莫拉克颱風之後,最高的降雨紀錄。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里,民眾望水興嘆...
【八八風災】永久屋不永久|莫拉克災後如何重建生活?
警力維持秩序,怪手用力拆除,在部落族人抗議聲中,屏東禮納里永久屋區的超大違建倒下。拆了一棟違建,卻無法平息永久屋發展的問題,如何讓族人,在永久屋裡永久安居。
【燃燒的澳洲系列報導】 災後重建-野火後的新生
2019年夏天,規模超越以往的森林火災,襲擊了澳洲大陸。這場災難,讓澳洲民眾警覺到,氣候變遷不是未來的預言,也開始反思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從最先進的科技,到最古老的生態智慧,從外在家園,到個人身心的重建,澳洲人如何在災難之中,找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