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起源生:大甲溪的白冷圳

流動的水聚成了河流,綿延的河潤澤了生命,有限的水源,要滿足無限的慾望,人與河流的距離越來越遠,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越來越深,原是一條充滿浪漫與記憶的大甲溪,現在卻充滿了怨忿與無奈。

貼著八仙山麓蜿蜒而行的白冷圳,七十年來一路流過大甲溪畔,從白冷高地到馬力埔,十八公里方圓內的土地,因為它的潤澤而長年青翠,甘蔗、稻米與蔬果更是遠近出名,但是一場百年罕見的九二一大地震,卻震壞了這裡的農人,多年來的作息,按時輪替的農作面臨無水灌溉的命運。這也是大甲溪上蓋了一座座發電廠之後,他們看著水圳裡的水,從時有時無到河床乾涸的窘境。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了發展糖業,選中氣候土質優良的新社河階台地,做為蔗苗培育區,但是台地的地形受高度限制,水源嚴重不足,因此總督府派遣工程技師在大甲溪沿岸架設虹吸管,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副場長陳國雄補充:「當時計畫從大甲溪的上游取水口,現在的臺中和平鄉白冷高地做一個入水口,海拔553公尺左右,直接到分水槽是530公尺,整個落差是22點多公尺,落差相當大,完全利用海拔的落差來供應水。」利用山勢高低落差產生的壓力,讓幾座山外的大甲溪水翻山越嶺以灌溉蔗苗。

直到1954年,在臺灣光復後困頓的年代,經濟發展是政策指標,大量開發自然資源刻不容緩。因此,經濟部會同有關單位成立大甲溪開發計畫委員會,推動包括電力、灌溉等多目標開發計畫,由現任總統府資政的孫運璿先生擔任執行祕書領導整個計畫的進行。從最上游開始,陸續開發達見、青山、谷關、天輪、馬鞍、新天輪六座大型水力發電廠。1996年,大甲溪發電廠合併德基、青山、谷關、天輪四個發電廠。1998年加入馬鞍以及社寮與后里發電廠,一共有七座發電廠,占臺電公司慣常水力六成左右。

大甲溪開發計畫中,一座接一座密集的發電廠,將大甲溪豐沛的水力充分轉化為可用的電力能源,對日後臺灣的經濟發展功不可沒,但是截流引用大甲溪流域的水源,造成河川的斷流及生態的破壞,卻是無法挽回的事實。其中,天輪發電廠的設立,大量攔阻了大甲溪的河水,白冷圳的水再也無法像過去湍流不絕,只能依賴天輪發電廠的發電尾水補注水源。

再者,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大量崩塌的土石,不僅震壞了白冷圳部分路段,沿中橫公路鋪設的輸電線路也是倒的倒、塌的塌,發電廠雖受損輕微,但是因為電力無法外送而被迫停機。

早期臺灣窮,只為經濟發展,沒有關注生態,也沒有生態環境的問題。發展,一般指的是高科技或是工業發展,因其附加價值、利潤與效率高,所以越多越快越好,但是這可能是有問題的,因為人類的生活要求不一定是高科技可以滿足的。香港嶺南大學教授許寶強提出生產本身就是一種破壞,很小的資源也可以改善生存情況,不一定要無限開發資源,人類應該重新抉擇要往哪裡走。

悠悠流過七十年歲月,白冷圳映照了人與自然,依水而生、順勢而為,而能地久天長,即使面臨天崩地裂的撼動,也不能中斷白冷圳源源不絕的生命,經過兩個多月的養息,圳水又再度閃亮蒼勁的光華,重新潤澤土地乾燥的肌膚,而斷了流的大甲溪,如何才能再找延續它流動的生機?從人定勝天學到順天。

地點
集數
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