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有魚

文明總是發源於流域,,但河流也總是遭到文明無情的蹂躪。魚蝦漸稀,河水漸濁。大甲溪流域的生態破壞,並非是無聲無息,獨自安靜的混濁凋零。水中生物更不是憑空消失,沒有原因。走近大甲溪,看見河中有魚,河中仍有魚,只是岸上的人,看不到魚的眼淚,聽不到牠們的嗚咽嘆息。

日治時代,對河川的保護極其嚴密,一旦發現電魚、毒魚或炸魚的行為,必定是鞭打伺候。1946年,臺灣光復後,卻是河流淪陷的開始,魚蝦群飽嘗被電或毒的滋味。雖然不致使水中生物走向滅絕,卻反映了這塊土地上人民的保育觀念。

1970年代,石岡、谷關、天輪、德基、青山五座大型水壩陸續完成,大甲溪的河川生態進入另一個輪迴的浩劫。文明總是發源於流域,而河流卻遭到文明無情的蹂躪。水壩改變了河川棲地,減少的不只是魚的數量,而是魚的種類,究竟是誰賦予人類這樣的權利,決定其他物種的生存與滅亡?

在馬鞍壩建立的時候,並未規劃魚道,大甲溪生態協會會長唐文光與夥伴們極力爭取與奔走之下,才有了臺灣第一座大型水壩裡的魚道設施。可是這些人為的設施,讓魚尋找回家的路更為艱辛,牠的旅程必須付出更多的心力與體力。真正的魚道,應該是棲地保護與棲地連續。

現在,魚的棲地改變了,再將適合這種棲地的魚引到另外一種棲地去,牠還是一樣不會活的。當牠千辛萬苦地翻過對面,撲通一聲掉到一百公尺深的水潭,海博館籌備處主任方力行嘆道,底層沒有氧氣,魚是會淹死的。

大甲溪流域中,魚類種數共有68種之多,根據1991年的調查資料,已經瀕臨絕種的魚類有櫻花鉤吻鮭、蓋斑鬥魚、白鰻、鱸鰻、埔里中華爬岩鰍等十一種。下一個瀕臨絕跡的會是誰,又將由誰來決定?

地點
集數
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