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之道|打造一條魚安心的道路

採訪/撰稿 陳佳利
攝影/剪輯 張光宗

遇到艱難險阻時,任何人都想要一條康莊大道,魚兒也是。全台灣有數不清的攔砂壩與攔河堰,這些工程阻斷了水中生物洄游的途徑,幸好,有一些關心水族的人們,努力為魚兒守護回家的路…

這裡是新竹頭前溪,和許多河流一樣,被工程切成一段一段,這個河段為了重建被洪水沖壞的中正橋,在河床上覆蓋了厚厚的水泥,打造固床工。因為水泥結構物,出現了兩層樓以上的落差,再厲害的魚也跳不過,可惜目前並沒有設置魚梯,幫助水族突破這個大障礙。

根據調查,頭前溪有將近三十種魚類和好幾種淡水蝦蟹生活著,在清大生命科學系任教的曾晴賢教授,不但是淡水魚類專家,也一直努力從魚的角度思考,希望打造好魚梯。

在中正橋下游,為了取水而設的隆恩壩,就有曾教授的心血結晶。隆恩壩有主壩與副壩,副壩左右兩側,是他與日本專家合作設計的魚梯,從出口到入口、坡度與寬度,都經過縝密計算。因為連日大雨,水量湍急,魚梯中看不見魚,但這座六年前完工的魚梯,已經成功幫助許多魚類與蟹類。

台灣最早的魚梯,出現在1908年日本人在新店溪開發水利時,為香魚而設置。近年來,隨著保育意識抬頭,許多水壩也附設魚梯,不過因為設計不良或大水沖毀,成功的魚梯不到十分之一。曾晴賢教授說,台灣現在大概有三百多座魚梯,相較之下,國土面積比我們大上十倍的日本,魚梯數量超過一萬座,算起來台灣的魚梯是很少的。

宜蘭縣龍潭湖有座成功的魚道,幫助了只分布在北部的淡水河與宜蘭地區的圓吻鯝魚。民國七十九年時,這種魚曾經被認定絕種,後來學者在龍潭湖發現,引起居民重視。

住在湖底的圓吻鯝魚,有一項特殊行為,每年清明節到端午節之間,會上溯湖畔野溪去產卵。居民觀察到,圓吻鯝魚會利用湖畔的四條野溪,但其中只有一條終年有水,其餘三條有時會因天候而缺水。終年有水的這條,又因為大雨沖刷而發生崩塌,於是居民自己設計動工,量身打造圓吻鯝魚需要的魚道。

魚道與魚梯功能雷同,只是沒有明顯的階梯狀,魚道坡度平緩,寬度順應原本的野溪。另外就像高速公路需要休息站,魚道也設計了幾個水池,讓魚能稍作休息。

魚道完成後,五月中旬,第一批圓吻鯝魚來使用了,一米寬的河道擠滿了魚。龍潭村長李志文表示,一次來產卵的數量在五到十萬條左右,如果巔峰期會高達幾十萬條,一次溯溪時間大概是兩到三天 ,三天之後孵化。 

圓吻鯝魚是雌雄同體的生物,產卵前夕,會在湖畔聚集,依據族群狀況發展公母比例,當時機成熟,就往岸上衝。

龍潭湖是宜蘭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水來自地底湧泉,周圍沒有污染,魚類資源豐富,不但是重要的灌溉水源,也是居民的魚田。近幾年因為環湖道路的完成,成為有名的觀光景點,平均每天有兩千人來訪,假日甚至有上萬人,最近每天都有人來關心鯝魚,根據村長的經驗,每一梯次相隔大約十天,五月下旬,魚該上來的日子,卻遇上連日大雨,只能苦等。

鋒面過後,太陽終於露臉,居民比魚還急,一大早就守在魚道旁。七十多歲的勇伯,是當地最了解鯝魚的長輩,最資深的解說員。「等在湖畔的吳郭魚就是要來吃卵,小魚三天孵化後,也會被吳郭魚吃, 一百尾剩不到一尾,所以這種鯝魚很珍貴。」

龍潭湖擁有穩定的圓吻鯝魚族群,在居民守護下,幫助水族傳宗接代的魚道,也成為連結人與自然的通道。

台灣是一座海島,有超過一半的生物來自海洋,有洄游習性,當大部分的河流飽受污染與工程之苦,如何有效的幫助水族,不但是政府的責任,在地居民也可以是最好的幫手。

集數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