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掩埋場」關鍵字
【島在現場】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後|被大量垃圾包圍的太巴塱部落|2025.9.25
空拍畫面中,這處村落被大量垃圾包圍,青綠色的農田也是垃圾散落。這裡是花蓮光復鄉太巴塱部落,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後,大量泥水將溪畔垃圾掩埋場的垃圾沖出,太巴塱部落的道路被垃圾覆蓋,部落居民無法回家清理家園,望著滿坑滿谷的垃圾感到無奈,希望有關單位能提供人力和機具,協助清運。 太巴塱部落位於馬太鞍溪和光復溪、麗太溪的匯流處,在大水退去之後,垃圾就留滯堆積在此。隨著天氣轉晴,居民擔憂蚊蠅孳生...
新竹人喝的水出了什麼問題?「喝好水」公投通過後,問題解決了嗎?|ft.台灣乾淨水行動聯盟理事長 彭桂枝|我們的島Podcast
流經新竹的頭前溪,供應著新竹縣每日約九成的自來水使用,然而,新竹人卻因為溪流兩側的垃圾掩埋場、水泥業、半導體工廠,或甚至是上游支流鹿寮坑溪旁的五華工業區造成的污染,而長期面臨喝水的水質問題。
重返和平島 瘤珠螺回來囉|公民科學力量大
海浪拍打岩石,激起亮白雪花,一切看似不變卻有所改變。一度從和平島消失的瘤珠螺,現在容易發現了。牠們為什麼能回來?回來多少?五位在基隆海邊工作的年輕人,規劃了一個調查計畫,他們打算用什麼方法了解瘤珠螺?
沙坑風暴|新竹縣沙坑掩埋場設置爭議
當群情激憤,老老少少走上街頭。當神明出動,宣示強烈的抗爭決心。竹東沙坑村的居民,為了抗議掩埋場的設置,老老少少綁上頭巾走上街頭,讓這個原本寧靜的山村,即將掀起一場巨大的風暴。
在綠草如茵背後|三峽垃圾掩埋場封場後
新北市三峽垃圾掩埋場封場後,經過兩年多的善後復育工程,原本臭氣熏天的垃圾場,在投入三千多萬的經費進行善後工程以後,環境加速改善,污染情形大有改善,垃圾山已成為一座小山坡。
【看守台灣】失落的海蝕平台|八斗子要蓋海水泳池?
八斗子的海蝕平台,2001年5月正式被基隆市政府劃為海水游泳池預定地,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爭議。 八斗子早期原是一個離岸的小島,1937年蓋火力發電廠,到了70年代,垃圾掩埋場及八斗子漁港陸續動工,就此,整個八斗子的美麗海岸幾乎耗損殆盡。當政府看到興建游泳池的利益,卻看不到保存天然海蝕平台的重要性時,這塊僅存的自然瑰寶,是否有機會逃脫開發的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