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茂鱒 對不起|環山部落的鮭魚冤獄

1917年,日治時代的秋天,日本巡警在宜蘭發現了一名下山兜售新鮮鮭魚的泰雅族青年。因為鮭魚屬於寒帶的迴游性魚類,當時只有日本貴族能由日本進口與享用。環山部落的泰雅族青年堅稱是從大甲溪上游捕獲的。地處熱帶與亞熱帶交界的臺灣,怎麼會有鮭魚?因此以偷竊罪羅織入獄,由於事後找不到失主,改以違反出山規則,罰款了事。

這件鮭魚冤獄,成了臺灣愛國志土指責日本當局的重要題材。日本總督府於是派人翻越思源埡口來到大甲溪上游進行調查。魚類學家大島正滿證實臺灣的確有冷水性鮭魚的存在,並在國際間發表;日本人將牠列為天然紀念物──莎拉茂鱒,即櫻花鉤吻鮭。

日本人為了保護這種珍貴的魚類,首先劃定七家灣溪兩岸三百公尺以內的土地為禁地,禁止人為的操縱,破壞原有的森林;而對於以往泰雅族人自由捕捉魚類的行為嚴格限制,繁殖期間不能用毒藤、築堤的方式大量捕魚。

1941年以前,莎拉茂鱒悠游於大甲溪上游的六條支流中,然而光復後,所有的限制都解禁了。1946年,光復後投入櫻花鉤吻鮭研究的第一人──林淵霖先生得知大甲溪上游有天然紀念物的存在,從此投入數十年光陰協助日本學者研究莎拉茂鱒。但是,隨著中橫公路打開了大甲溪上游深山的大門,極度開墾的果園、菜園直逼溪畔,莎拉茂鱒被迫與水蜜桃、高麗菜一起分享農藥與肥料。

1961年,僅在七家灣溪、雪山溪及司界蘭溪看見牠們的蹤影,至1981年,數量降至數百條,只存在六、七公里長的七家灣溪裡。四界蘭溪旁的山谷,以往的原始森林早已砍伐殆盡,失去原始森林的屏障,溪水溫度不停的提高,層層高聳的攔砂壩,使鮭魚無法上下游動,造成近親交配,基因同質化,生存能力愈來愈差。林淵霖先生坐在溪邊說著:「莎拉茂鱒,對不起。」

地點
集數
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