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環境影響評估」關鍵字
日月潭的邵族悲傷|飯店開發案侵害傳統領域
日月潭孔雀園推動飯店開發案,引發邵族抗議,認為開發案侵害傳統領域,影響部落發展。百年來,日月潭邵族受到迫遷,不斷流離生活,歷史久遠的部落,面臨悲傷的未來…
集水區大崩壞?|全台水庫淤積從哪來
台灣,是全世界第18大缺水國,乾旱、缺水、颱風豪雨,都可能缺水。集水區管理亂象,是下游有水不能喝的一大原因。2013年的近幾個月來,包括環保署、農委會和內政部,不斷修改集水區的相關法條,這將對我們的水源,產生什麼衝擊?
相思寮的年獸|中科四期開發爭議
2010年過了,全台灣歡喜迎來所謂「精采100(年)」。但對深受中科直接影響的相思寮居民來說,從2009年到2010年的中科四期陰霾,並沒有隨之而去...
追討程序正義(二)|中科開發案一階環評匆促過關,爭議是否釐清?
從后里三線路轉進四月路,就是后里花農陳欽全的家,沿途香水百合、劍蘭、文心花田,點綴后里別有一番風情。65歲的陳欽全高農畢業,因為愛花,退伍後回到故鄉開始種花,是后里最早種花的農民之一...
追討程序正義(四)|永揚垃圾場案環評書造假
一個與世無爭的小村莊,2001年,台南縣政府悄悄通過環評案,要蓋一座9公頃的永揚垃圾掩埋場。環評第一階段審查不需要舉行說明會,環評通過了村民還不知情,直到92年消息曝光後,村民擔心垃圾場污染灌溉用水、烏山頭水庫,組成自救會站出來反對,經過了八年,抗爭還沒有結束。
追討程序正義(三)|環評審查未考量土地徵收與居民生活
依照環評法規定,環境影響評估應審查範圍包括:生活、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等環境影響,但實際上,環評委員會對污染排放以外的開發影響卻較少評估。
追討程序正義(一)|引進環評制度,是把關環境還是政策背書?
民國83年12月30日,我國實施環境影響評估法,由環保署組成環評委員會,透過程序透明化和民眾參與,一定規模以上的開發案,都應該在事前進行環境影響評估,達到預防而且減輕環境破壞。但是從中科三期、中科四期、蘇花改的案例來看,環評制度卻被質疑淪為政策背書的工具。外界甚至以「環評已死」來表達對環評制度的不信任。究竟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出了什麼問題?如何才能重拾民眾對制度的信心?環評制度未來又該如何走?...
今晚跟你說石化_下篇:六輕的賺與賠
1986年,政府核准台塑興建第六輕油裂解廠,歷經宜蘭利澤、桃園觀音、嘉義東石,最後落腳雲林麥寮。在政府護航,取得水源與大面積土地之下,一個盤據在西海岸的石化王國誕生了。
【美麗灣開發案】杉原海岸攻防|海岸線開發爭議
對於許多台東的孩子來說,所謂幸福,就是在夏天的傍晚,跳到沁涼的海水裡,像隻快樂的海豚,徜徉在都蘭灣的擁抱中。一場開發案,讓海灣不再平靜,憤怒向浪濤般,從海岸襲捲而來……
誰來決定蘇花高|思考花蓮的未來要是什麼樣子?
就在三月三日,距離總統選舉不到20天,環保署針對蘇花高速公路開發案,舉行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第四次專案小組審查會,在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的主導下,最後決定有條件通過蘇花高的興建,也就是蘇澳到崇德的山區段將先行動工。環保署為何在選前,通過這項充滿爭議的重大開發案?環保署的角色是什麼?兩黨候選人又如何表態?誰來決定花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