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復以來,為了開發大甲溪的水力和森林資源,在大甲溪中游以下,陸續建起了大型水壩,將流動的溪水完全截住,變成了靜止的水庫,而中橫公路也在1960年通車,榮民、平地人與原住民三大族群在山上開始了密集的經濟發展。據統計,1969年至1974年,短短五年間,大甲溪上游集水區人口由原本六千人暴增了七倍,果園面積也增加一倍。
早期國民政府答應榮民到高山尋找生活機會,承諾公路沿線兩側十公里的範圍內,只要合適就放領。1973年至1981年,眼見退輔會種植果樹賺錢,因此平地漢人跟著蜂擁入山,造成梨山地區過度開發。
四十年來,許多人在這塊金蘋果傳奇的發源地淘金致富,卻在今天,對這塊已經過度開發的土地失去了信心。冷清的梨山車站,有幾許無奈幾許失落,但是也可以用另一種冷靜的心情,在歷史的縱深中,尋找土地受傷的答案。
臺灣生態研究中心楊國禎說明,臺灣中部海拔將近1500至2500公尺,這個區域為針闊葉混合林,也是雨量最多、崩塌最快以及侵蝕最嚴重的地區,大肆開墾,就會造成無窮無盡的災難。
大梨山地區的高山農業是一道難解的國土規劃問題。政府於1969年頒佈德基水庫治理方案,規定土地坡度在28度以上的農地必須強制收回,時至今日,1,117公頃的超限地只收回兩百公頃,並數度引發執行單位與農民的對立衝突。臺灣大學園藝系副教授陳中認為,應該思考如何面對我們的過去,如果以對立的態度面對現在與過去,只會增加衝突。
回顧臺灣四十年落葉果樹發展史,金蘋果傳奇為梨山地區帶來的竟是矛盾與哀愁。沒有規劃的國土規劃,政府的施政必須負起相當的責任。但是梨山地區能否超越環境破壞的原罪,終究還是在於梨山人的反省與選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