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三期后里園區的廢水,初期時是排放到牛稠坑溝,當地居民都很反對,因為不知道廢水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質、深怕影響農作物;之後廢水將正式放流到大安溪,但95%的大安區居民都喝地下水,擔心長達十七公里的污水管會滲漏、污染地下水,所以居民也不斷抗爭。2011年4月1日,后里基地放流管完成,開始試排,結果剛排,魚就死了…
4月1日凌晨1點26分,中科廢水來到大安溪出水口,不到8小時,早上9點,出水口的魚,就死了一大片。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調查,中科對外說明,內容卻是「中科的水都符合標準,魚會死是因為魚不適應環境」,居民不滿的質疑,如果廢水都符合標準,魚為何會死呢?他們痛罵中科的水根本不叫廢水,而叫「毒水」。
台中市環保局水保科股長黃富士說明,依照縣府農業處動物防疫處調查,魚類死亡不是因為致病菌,而是外來水源所造成,4月1日的魚類死亡,中科已經承認是它們所造成。
中科管理局副局長郭坤明則說,由17公里的放流水質來看,中科在放流管的pH值本來是6點多,但到排放口已經變成8.3,所以跟水泥管線沒有徹底清淤有關,「它慢慢地一直稀釋,水泥的鹼性稀釋出來,所以造成魚類的死亡。」
pH值致死,讓居民覺得很不可思議,根本無法相信。台中市環保局則指出,PH值可能不是致死原因,根據目前能掌握的證據來看,也許是氨氮過高造成的。
目前中科三期后里基地的放流水一共8000噸,其中6000噸,都是由瑞晶公司排放出來的。瑞晶公司大量使用液化氨,氨氮過高有可能都是瑞晶公司的貢獻。
台中市環保局解釋,由於氨氮在水中,會分解成硝酸鹽跟亞硝酸鹽,過量會影響環境,自然會造成魚類死亡。
不過,居民表示中科放流水排到大安溪之後,不只死了一次魚,而是一個月內死了四次, 中科管理局為了取信於民眾,於是採用了明年即將上路的光電放流水標準來作檢驗,包括生物急毒性的試驗,總毒性有機物的檢驗,數據也顯示都合格。中科管理局引用「合格數據」,強調自己的廢水真的沒有問題,但是,這樣的檢驗方式,其實存在相當多的問題。
兩個月了,大安溪魚群死亡事件還沒釐清,居民還是繼續活在惴惴不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