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運動」關鍵字

解讀緬甸大地震?! 跟地震空缺區有關?|ft.台大地質科學系副教授 王昱|公視我們的島【聽專家怎麼說 】

2025-03-30

緬甸發生震矩規模7.7地震的極淺層地震,緊鄰的泰國也傳出高樓轟然倒下的畫面,震驚全球。這場重大災害造成多棟建物倒塌或受損、超過千人死傷,後續還在統計中,全世界聚焦在這場強震所帶來的災情,也在問,這場強震為何發生?有可能是哪些活動斷層引起的? 而從歷史資料來看,緬甸是否曾經發生規模這麼大的地震? 我們在地震發生的當天(3/28)晚上,用視訊方式訪問台大地質系王昱副教授,深入剖析緬甸地震的成因,...

【嘉義大埔強震】氣象署說明21日凌晨芮氏規模6.4 地震成因|2025.01.21

2025-01-21

2025年1月21日凌晨0點17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地震深度只有9.7的極淺層地震,震央在嘉義大埔,幾乎全台有感。氣象署凌晨一點半舉辦記者會說明此次地震成因,並提醒民眾,後續餘震不斷,也曾出現規模5以上地震,氣象署研判未來三天內,還是會有可能在這個區域密集發生規模5.0以上地震,呼籲民眾做好準備。 ​ 在地震發生前,不少民眾都收到國家級警報,...

《追蹤斷層帶》之三:海域調查的挑戰

2024-11-23

今年四月三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震,震央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的海陸交界,當時恰好出海船隻,目擊海岸山脈發生大面積崩塌,有學者發現花蓮潮位站的潮位高度,在地震發生後異常下降。  

震撼 403:921地震以來最大規模強震 超過700起的餘震

2024-04-08

4月3日上午7:58,芮氏規模7.2的大震,撼動全台。這是繼921地震之後,二十五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造成13人死亡,超過千人受傷。台灣身處在地震帶上,要如何與震共存?建築結構上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在921地震之前的早期建築,補強耐震又可以怎麼做呢?

板塊運動與大地震發生的頻率?|ft.臺大地科系副教授 曾泰琳|土敘強震|公視我們的島 Podcast

2023-02-11

這次土耳其大地震,跟周邊板塊運動有甚麼關係?震央為何是在很久沒有大地震的加濟安泰普鎮?如果房屋蓋在斷層帶上方,倒塌風險就一定大於其他位置?大地震是否真的有週期?目前科學發展,對地震掌握了多少?真的能夠提前預測機率?來聽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曾泰琳怎麼說? 台灣同樣是板塊活躍區域,地質學家們已經整理出,台灣北中南東,各地區的斷層帶以及大地震的機率,接下來,台灣真的有可能發生規模7....

【花蓮206地震】震撼‧花蓮|震出建築耐震不足與土壤液化危機

2018-02-12

2018年2月6日深夜,花蓮近海發生規模六,震源深度僅十公里的淺層地震,劇烈搖晃,讓早已習慣與地震為伍的花蓮人,罕見地跑到大街避難。柏油路像被躲在地底的鼴鼠鑽過,形成一長條如刀鋒交叉的隆起,但這場地震的破壞,不僅於此。

變形之島 (2018回顧版)

2018-02-12

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面臨高地震風險,從地質資料來看,台灣是全球變形速率最快的地方,當大地的力量持續運作,台灣,變形之島,你我該如何面對?

生命中的土土土|人類生命的命脈

2015-12-07

世界上有樣東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它。這個東西,不是空氣、不是水,但不管是吃的食物、住的房子、時尚彩妝、還是殺菌用的盤尼西林,都少不了它。這個東西是什麼呢?它叫做:土壤。

走訪地質公園|地理界必朝聖的寶地

2014-11-10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卑南溪下游河段平坦的河床中,矗立起幾顆大石頭,乍看不怎麼起眼,卻是台灣最具世界級分量的地景,就像台東利吉過去沒沒無聞,卻是地理界必定朝聖的寶地。台灣有六個地質公園,實地走訪,每個故事都精采豐富…

地熱之島|台灣有沒有發展地熱的潛能?

2013-11-25

台灣是地熱寶島,地底下可開發的熱能估計有30GW,相當於11個核四廠的發電量。早年台灣曾經做過全島的地熱探勘,甚至設立全世界第14座地熱發電廠,後來卻中斷了二十年…當世界各國紛紛發展地熱發電,這個最穩定、最永續的再生能源,台灣是否有機會,急起直追?

變形之島|台灣地震來臨時的防災準備

2012-03-05

311日本東北大地震讓人驚心,同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一樣面臨高地震風險,從地質資料來看,台灣是全球變形速率最快的地方,當大地的力量持續運作,台灣,變形之島,你我該如何面對?

台灣大震之前

2011-03-21

2011年3月11號,日本時間下午2點46分,日本宮城縣外海發生規模9.0的強烈地震,帶來的海嘯,最高達到三層樓,滾滾濁水前進,吞沒了農田、房舍的畫面,讓電視機前的你我,都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威力。然而這不是明天過後的電影情節,這是真實上演的人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