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重生有機夢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葉鎮中

下山到農場,回山作有機,災後一年的災區居民,不斷尋找重生的機會,但是依舊面臨重重困難。當不同的居民,以有機農作、生態旅遊等方式,踏上重建之路,在艱辛的努力中,打造一個個動人的重生有機夢…

災後一年,高雄縣杉林鄉的大愛村,住著來自那瑪夏鄉、桃源鄉等地的原住民。許多離鄉居民在搬遷後,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未來的生計。來自那瑪夏鄉民族村的受災戶李茂盛先生,山上家園全毀後,住進大愛村已經半年,一早騎著機車到隔壁農場工作。他今天的工作,被分派進行割草,將農場一塊空地,整理成耕地。八八風災之後,一年的不安與混亂,讓他很珍惜這份有機農場的工作。

李茂盛工作的農場,災後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透過永齡基金會,成立的杉林鄉月眉有機農場,農場規模相當龐大,分成二期工程興建,總面積有58公頃。月眉有機農場場長李惟裕,長期從事有機農場經營,在災後受託開創月眉農場,目的在協助受災居民的產業重建。月眉有機農場在政府出地、企業興建經營下,成為台灣最大的有機農場,在細密分區管理之下,興建大量溫室,提高農場的產能。

目前農場招募一百多位工人,多數來自大愛村的部落居民,少數是杉林鄉居民。相對於大愛村居住近三千位離鄉災民,加入農場工作僅一百多位工人,參與人數偏低,除了志趣不合外,很大的原因是來自八八專案的影響。李惟裕表示,我們這裡很辛苦,要學習,很多人只想作八八專案。

願意留在農場工作的人,多數抱持學習有機耕作技術的想法,希望改善農村生活。居住在大愛村的李茂盛,一直將山下的有機學習,當成未來回到山上故鄉的產業重生,一場災難讓他領悟,有機耕作對農民與土地都友善。月眉有機農場的成立,幫助災民產業重建,但是始終面對著一個核心的問題,當企業以有機農場發展角度,訓練大農場裡的技術工人,但是許多災民希望回鄉,自己當小農場的有機農民。

不斷的忙碌,李茂盛清楚自己的方向,但不清楚的是,何時才會有歸鄉的一天?回到部落重建生活,成為許多原住民部落居民的心願,因為土地在山上,思念也在山上。

災後的桃源鄉建山部落,風災沒有毀壞部落,道路漸漸修通後,居民大多都回到故鄉,開始重建工作。在田中部落後方的山坡台地上,部落青年杜司偉在農地上工作。特別的是,他在風災前辭掉了在美國的工作,決心回鄉從事有機農作,許多朋友聽到他的決定,都說他瘋了!

杜司偉有決心,卻無奈天意,去年五月回台灣上山耕作,八月就遇上風災逃難下山,四個多月在營區飯來伸手、無事就睡的生活,讓他想了很多,更加堅定要回故鄉。

由於家中農地很早就停用農藥,災後重回故鄉,開始進行有機種植的轉型期,他選擇有機金針,作為農場第一樣有機作物。在農場裡,一些農事工作,杜司偉的父母會來幫忙,也算是鼓勵這位有理想的孩子。 

田地轉型有機,一樣面對蟲害問題,杜司偉必須一一克服。對杜司偉而言,許多有機農作技術,必須重頭學習,包括研究調製改良土壤、作物的酵素。杜司偉在國外學習管理學,農業技術雖然不熟,但是對於產銷,卻是有所心得,他常常利用空閒時下山到市集,一方面學習農作知識,一方面觀察產銷市場。

回鄉作有機,不可能一下就賺錢,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中求平衡,成為杜司偉的眼前難題。他利用幾個月學習測量,取得工地證照,從事營建工程,來度過有機轉型的時刻。回到上山從事重建工程,成為許多部落居民的選擇,也是災區部落重要的經濟來源。

從回國遇上風災,再回鄉從事有機,杜司偉一直堅定自己的信念,認定有機農作,才是原住民未來該走的路,面對種種困境,他憑藉宗教力量支持,相信一切努力,必得應許。

災後一年,有人山下安身,有人上山重建,但是對於霧台鄉阿禮部落居民,卻是山上山下跑不停。風災重創阿禮部落,全數居民逃難下山,但是對於包泰德夫婦,從下山的第一天,就想著要回鄉重建。 

水保局主辦的上山勘查行程,勘查部落的安危,原先在山上判定包泰德居住的上部落安全。但是一到下山,山上的判定完全改變,部落全部劃為不安全區,包泰德夫婦面臨有家回不去的困境。在屏東榮家的安置生活中,古秀慧想念山上家園,包泰德決心一旦路通就回鄉,就算沒水沒電,也要重建故鄉。

屏東科技大學的陳美惠老師,在災前就輔導阿禮部落經營,她知道包泰德夫婦的心意,透過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山區道路修復後,陳美惠協助阿禮部落試辦深度生態旅遊,透過遊客的友善進入,讓已經減少農作的阿禮部落,有著新的產業發展。在熱情上山的遊客神情中,古秀慧找到回鄉重建的希望,期待低密度的旅遊,能維持想留在故鄉的居民生計。

但是好景不常,一次豪雨又沖斷道路,阿禮又成了回不去的家鄉。打掃一個新農場,這是包泰德夫婦的新家園。她們有九戶居民想回家,不願住進永久屋,害怕山上土地被政府收走,於是集資買地,建立一個山下的回鄉基地。雨一直下著,災害不時出現,古秀慧等待回鄉的一天。

災後一年,有人山下就地生根,有人上山歸鄉重生,也有人在山上山下徘徊不定。對於八八風災中,受災的居民,居住問題一團混亂,但是更惶恐的是,那種不知部落產業何在的未來。當從事有機農作,推行生態觀光,開始走向愛山的信念,政府能給什麼協助?自然會再給一個重生的機會嗎?

集數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