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發電夢|發展社區微電網

採訪/撰稿 郭志榮
攝影/剪輯 陳志昌

當燃煤、核能等集中式發電,產生許多問題,尋找更多元、更分散的自然發電,成為重要課題。台灣許多鄉村,擁有自然資源,居民也不斷嘗試,希望在追求社區微發電的年代,貢獻自己的一份電力…

台東縣瑞源村,保存一座建於日本時代,至今還能運作的水車碾米廠,紀錄了沒有電力的時代,地方居民如何用水帶來電力。水車動力來自圳水沖激,高低差推動渦淪機,帶動碾米機組,不只脫殼碾米,還能抽風排氣。水車碾米廠在關閉五十年後,目前已經修復,以歷史建築身分保存,並且規劃小型園區,提供標租營運,同時展示水車運作。



走進台東東興發電廠,廠區人員介紹巨大的上水池,整個電廠發電,就從這裡開始。東興發電廠建於1930年,利用大南溪發電,是台灣東部最早的水力發電廠,電廠設計保留早期小規模社區發電型態,透過水位高低落差發電,早期發電量極少,僅提供社區使用,現今增添機組後,發電量為九百千瓦。

早期台灣水力發電,是電力主要來源,分散各地的發電廠,也呈現分散型、區域型發電,但是隨著燃煤、核能發電興起,發電走向集中化,也帶來更多污染與核安問題,引發爭議。於是一些鄉村利用鄰近資源,開始發電的實驗,希望重回分散型的自然能發電,來解決問題。

在宜蘭縣大隱社區的埔林圳上,一群人正在維修水力發電機。這台水圳發電機的特別之處,是不靠水位高低差,而是靠水流推動,只要水流平穩,就能發電。埔林圳剛好利用宜蘭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水量相當穩定,於是設計了水圳發電。

目前埔林圳的電力可提供路燈使用,一旦改善轉速齒輪,讓轉速更快,就可以加大發電量。大隱社區推動水圳發電,也希望打造水車意象的社區文化,讓人們看見先民對自然能源的利用。

宜蘭縣環保局推動水力發電,目前還在實驗階段,雖然電量不大,還是希望能讓社區嘗試。由於河流上的水力發電,一直有築壩妨礙生態的疑慮,於是他們希望利用繁密的水圳網,推動更密集的水圳發電。



在水源充沛之地,依賴水力發電,在風力強盛地區,當然就得靠風力發電。台中市立全社區位於大肚山上,風力強勁,也讓社區發展成風車之鄉。居民自己設計打造的風車,放滿社區旁的公園。整個社區不只發電,包括資源回收、節水設計,都是追求走向環保社區的目標。立全社區算是一個移民社區,早期來山上開墾農地,現今成為都市弱勢的居住地,社區居民在資源匱乏下,不斷創造成績,成為環保節能的模範。

社區有所行動,個人也不能落後。在清華大學校區,一群師生正示範自行車發電。透過人力騎乘,帶動發電裝置,於是騎自行車,又能健身,又能發電。未來將朝向移動型設計,讓人一邊騎車瀏覽風光,一邊發電,達到個人微發電的時代。

當社區、個人都參與自然發電行動,位在鄉村的企業,也不斷思考在生產流程中,尋找新能源的可能,畜牧業的沼氣發電,一直是研發目標。在高雄這座現代化蛋雞牧場裡,引進歐洲規範的養雞福利籠,為畜牧業帶進新觀念。

另外在綠能發電上,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試驗,近年參考國外技術,設置全國第一座沼氣發電廠,讓沼氣發電從裝置設計走向全廠規模。利用牧場產出的雞糞、污水,來進行高效能發電。這些大儲糟裡儲放著準備發電的沼氣,經過脫臭乾燥的剩餘物,又成為肥料,於是廠區不再產出廢棄物,碳排放全部回收。

綠能電廠發出的電能,足夠提供整個牧場使用,並且可將多餘電力賣給台電。讓廢棄物成為能源,成為鄉村企業善盡環保責任的一環,也有效解決畜牧場動物糞便污染的問題。

從集中發電回歸分散發電,更多元、更自然的發電方式,在國外社區微電力的發展,都可能省下一座核電廠。當許多自然能存在環境四周,許多鄉村也有發電心願,如果政府願在裝置與法令上,給予更多鼓勵與協助,這些分散各地的微發電一旦聚集,就是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

集數
792